幼兒園大班教案《拆裝圓珠筆》(精選6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拆裝圓珠筆》 篇1
教學目標
認識圓珠筆的構造,學會選購、使用和保養圓珠筆。
課前準備
幾種常用的經濟實用的圓珠筆各一支。
教學過程
一、圓珠筆的優點。
1、簡單,輕便,價格便宜,是人們廣泛使用的`書寫工具,是小學生的“好朋友”。
2、同鉛筆比較一下,各有各的優缺點。圓珠筆比鉛筆有兩個明顯的優點:
1)書寫清晰。
2)可換筆芯,比較耐用。
缺點是寫的字不像鉛筆那用可以用橡皮擦擦掉。
二、圓珠筆的構造。
出示各款圓珠筆,讓學生觀察、比較,最后得出最后共同點:都是筆桿和筆芯兩部分構成。
三、選購圓珠筆。
先讓學生討論,應該選購什么樣的品牌,怎樣識別圓珠筆的優劣,然后歸納出:
1、筆桿平滑、筆直、無裂紋;
2、出油均勻,書寫流利。
在這兩個條件前提下,按照質量好、美觀、方便、實用、價錢便宜的原則去選購。教師提醒學生,不一定越高檔越好,應從經濟角度出發,決定購買哪一品種,更不要盲目攀比,不一定價錢越貴越好,要按物美價廉的原則去選購。
四、圓珠筆的使用。
可先讓學生談談使用的經驗,然后歸納指出:使用時要用力適當,不要時輕時重;不要在木板、桌面或粗糙的紙上書寫;不要筆尖朝上書寫。
五、圓珠筆的保養。
1、時間放在陽光下,更不能放在爐火邊,以免塑料筆桿過熱變形。
2、有帽蓋的圓珠筆不用時要把筆帽蓋上。
幼兒園大班教案《拆裝圓珠筆》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圓珠筆,知道圓珠筆的用處。
2、通過觀察、拆裝圓珠筆、制作安裝說明書及游戲競賽等形式,感知圓珠筆的構造,掌握安裝的步驟。
3、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將拆下來的原件放在盤子里,對拆裝活動有興趣。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圓珠筆。
2、課件(圓珠筆零件圖片,安裝組裝圖。)
3、幼兒人手一支圓珠筆,人手一個小盤子。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感知圓珠筆的多樣性。
師:請說說你帶的圓珠筆是什么樣的?請小朋友每人取出一支圓珠筆,相互比一比,說說哪些地方一樣?哪些地方不一樣?
請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新發現。
教師:圓珠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文具,它們的顏色不同,有紅的、黃的、綠的、紫色的,它們的形狀也不同,有長短、有圓圓、方方的。它的筆桿、筆芯等部件的材質、形狀和色彩都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二、拆一拆——感知圓珠筆的結構。
師:圓珠筆里有什么呢?怎樣才能知道?(引導幼兒拆開圓珠筆)提出拆圓珠筆的要求:拆時要輕輕的,不要太用力,還要注意看拆下來的'零件在什么位置,并且把每個零件放在自己的盆子里。
幼兒拆開圓珠筆,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師:先拆好的小朋友可以回座位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大多數小朋友拆好后就讓他們會座位。)師:你發現了什么?幼兒說一樣,教師出示圓珠筆部件名稱的圖片。
師:小朋友發現了這么多,我們一一看。(帶領幼兒讀一讀部件名稱。)教師:剛才小朋友拆時發現了筆心、筆頭、筆帽、筆桿、彈簧這些東西,那你們能把它再裝起來嗎?
幼:能。
師:那趕快行動吧!
三、裝一裝——感知組裝圓珠筆的過程。
鼓勵幼兒將零散的圓珠筆部件組裝起來。
教師:好多小朋友都裝成功了,誰來說說你是怎樣組裝圓珠筆的?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安裝圓珠筆的過程。
(若幼兒說的不連貫可以讓該幼兒到前面來演示,教師輔助他一起說。)師:誰有不同裝法?
教師:看來要把圓珠筆裝好要兩個條件:
1、所有零件要齊全。
2、按照正確的順序來裝。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沒有成功,聽了人家的介紹,現在會裝了吧,成功的小朋友想不想用別人的好辦法去試一試。(幼兒再次拆裝。)師:先想一想,先裝什么,后裝什么。
師:這次小朋友都裝成功了,但有些小朋友還不會裝,怎么辦呢?(引導幼兒畫安裝說明書。)四、畫一畫——制作安裝說明書。
鼓勵幼兒用畫記錄自己安裝圓珠筆的操作過程。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
四、說一說——圓珠筆的用途。
師:圓珠筆有什么用?圓珠筆為什么能寫字?圓珠筆一直能用嗎?(換筆芯)怎樣換筆芯?怎樣選擇筆芯?
五、游戲活動——拆一拆、裝一裝。
讓全體幼兒進行拆裝圓珠筆的比賽,然后選出前五名與后面的老師進行比賽。
幼兒園大班教案《拆裝圓珠筆》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能根據實驗現象說出什么是彈力和彈性。
情感:能舉例說出彈性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及好處。
教學重點:
認識彈簧的特征。
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認識彈簧的特征。
教具準備:
圓珠筆、氣球、籃球、足球。
教學方法:
實驗研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在學習中我們經常用到的一種筆就是圓珠筆,說說你喜歡用那種圓珠筆?為什么?
2、針對你喜歡的圓珠筆,你能提出哪些研究的問題?
3、這節課我們研究圓珠筆芯為什么能方便地伸縮?
二、研究筆芯能伸縮的原因。
1、先按壓幾次筆芯能伸縮的圓珠筆,猜想是什么原因?
2、要驗證你們的猜想對不對,應該怎么辦?學生說出方法后,讓學生將圓珠筆拆開,看看里面有什么?
3、當學生發現有小彈簧后,引導學生觀察是不是里面的彈簧在起作用?怎樣驗證?
4、導入,彈簧為什么能使筆芯方便地伸縮呢?彈簧究竟有什么特點?
5、學生匯報后,教師總結。
用手拉,彈簧會變長。松手后彈簧又回到原來的長度。
用力壓,彈簧會變短。松手后彈簧又回到原來的長度。
在拉壓的過程中,會感覺到當用手向外拉彈簧的時候,彈簧有一種力在向里拉;當用手向下壓彈簧的時候,感到彈簧有一種力在向上頂。這就是彈簧的特點。
三、1、說一說在生活中哪些物體也有類似彈簧的'這些特點?如:橡皮筋、氣球、籃球。
2、反復拉、壓、按這些物體,會有什么現象發生?
3、認真分析實驗記錄,有哪些發現?
4、用彈性的知識解釋“彈簧是怎樣使筆芯很方便地伸縮的?
四、應用與拓展
1、當人們發現了物體的彈性之后,就把彈性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中。請舉例說說,哪些地方利用了物體的彈性?
學生舉例之后,教師出示圖片或實物。
2、課外拓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拆裝圓珠筆》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索和認識自動圓珠筆的基本結構。
2、樂于拆裝圓珠筆,體驗其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自動圓珠筆每人一只,小筐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拆筆來發現自動圓珠筆的`基本結構。
1、出示自動圓珠筆,引導幼兒觀察筆頭會伸縮的特點。
2、幼兒操作,引導幼兒發現自動圓珠筆的基本結構。
3、集中交流自己的發現并認識個零件的名稱。(彈簧、大小不同的兩個筆芯套,外部有筆頭、筆蓋)
二、探索裝筆
1、幼兒裝筆,教師重點觀察幼兒裝配零件。
2、師幼共同探討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鼓勵幼兒帶著問題再拆一支圓珠筆,重點觀察、探究各個部件是怎樣裝配在一起的。
4、集體討論如何解決裝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5、幼兒再次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集中討論:你是怎樣裝筆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拆裝圓珠筆》 篇5
按照預先安排的課程,本周安排了科學活動《拆裝圓珠筆》。考慮到,現在用圓珠筆的孩子不多,所以我提前跟家長聯系,請他們給孩子提供圓珠筆,并引導孩子進行簡單的觀察。
活動開始了,每個幼兒拿到自己所帶的那一支圓珠筆。我先讓他們仔細觀察圓珠筆的外形和零件。有的幼兒說圓珠筆的身體是長長的,有的說按下按鈕筆尖就可以伸出來,還有的說圓珠筆是由筆管、按鈕和筆芯組成的。針對孩子們的回答,我并不急于評價,而是一一用圖畫展示幼兒觀察到的零件,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名稱。接著我問道:“是不是還藏著其他零件呢?這些零件藏在什么地方?請你們把筆拆開來看一看,并且把拆下來的零件一個一個排好隊伍,千萬不要弄亂和搞丟。”
立刻,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操作起來。有的孩子很快就把筆拆開了,并和同伴說著:這是什么?那是什么?這個象什么?我就請個別幼兒進行介紹,并把他拆開的筆的各零件用視頻轉換儀在電視屏幕上展示。通過比較,大家發現了一些不同。如有的圓珠筆有彈簧,有的則沒有,而有的有筆帽。我就緊接著問:“看看有筆帽的筆有彈簧嗎?有彈簧的筆有筆帽嗎?”大家一看,立即有了總結:有彈簧的沒筆帽,沒彈簧的有筆帽。“現在你知道設計師為什么這樣設計了吧?”個別孩子點點頭,總結道:“我知道了,有彈簧的筆,這個頭能縮進去,沒有彈簧的筆不能縮進去,所以要帶一個筆帽。”我贊許地點點頭。
接下來,我要求他們把這些零件重新組裝成一支圓珠筆。孩子們立刻行動起來,可是裝著裝著就犯起難來:有的筆芯放進去后蓋子沒法擰緊,有的按鈕裝好了卻不起作用。這是怎么一回事?孩子們倒是不服輸,一次又一次拆開重裝。擺弄來擺弄去,結果有的孩子不小心把彈簧或小零件弄丟了,都紛紛向我報告,我表示愛莫能助,只能仔細尋找丟失的零件。也有些幼兒已經順利地將圓珠筆組裝好了,他們興奮地說:“嘿,看我成功了!”他們將裝好的筆向同伴炫耀,惹得那些沒裝好的幼兒有些心急。有的幼兒拿著彈簧不知道怎么裝,我就請他觀察邊上同伴的操作,后來他們終于摸索出來,裝對了彈簧。舉著自己裝好的筆,臉上洋溢著滿足的微笑。
此時,我走過去輕聲對裝好筆的幼兒說:“你能不能把組裝的順序記錄下來呢?桌上有各種零件的標記圖,如果需要,你們可以用。想一想怎樣記錄才能讓別人明白安裝零件的順序和位置?”幼兒c和幼兒h等幾人想了想,開始嘗試記錄。他們取了紙和筆以及膠棒一起忙起來。最終有幾名幼兒成功了,記錄比較詳細,粗略地也能看得懂。
總結今天活動,我發現孩子們對這個活動興趣很濃,操作時很專注,因此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有個別幾個孩子由于拆裝時不仔細小心,因此少了零件,裝不起來了。這個意外也讓孩子發現了少了任何一個零件,圓珠筆就不能使用了。活動中,孩子們從外部構造開始觀察,然后通過操作對內部構造進行了解,最后通過對零件的組裝再次讓孩子了解每一個部件的位置,更好對圓珠筆的構造進行了了解。
在原定的目標中,我的第二個目標是“嘗試用簡單的方法記錄操作程序”。為了突破這個目標,我為孩子們提供了零件的記錄紙,讓孩子們在組裝之后,將組裝順序編上序號。記錄紙的提供不但沒有起到作用,反而給孩子造成了困擾:邊裝邊記錄對孩子們來說有難度;裝好以后讓孩子回憶記錄也比較難,而且很多圓珠筆的款式不同,記錄時尋找零件圖很麻煩凌亂。因此,活動后覺得記錄紙可以省去,這樣孩子的操作會更開心!
整個活動忙忙碌碌,不過大家都很專注,碰到了困難認真研究,取得了成功雀躍不已。看來大班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個人成就感,他們更喜歡通過自己的操作獲得成功。針對這個特性,我們在選擇活動內容和進行活動的組織或引領時應該多考慮這個因素,相信幼兒會更樂意接受這樣的活動方式,更樂在其中!
幼兒園大班教案《拆裝圓珠筆》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自己拆裝圓珠筆,從而在這一探索活動中了解圓珠筆的基本構造
2.嘗試用圓珠筆進行簡單的符號裝飾畫活動,增強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3.具有繼續探索圓珠筆奧妙的興趣和愿望。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圓珠筆兩種各12支(一種是有彈簧的,另一種沒有。)
2.有彈簧的雙色。三色圓珠筆各一支
3.毛筆,毛筆字一張,,水彩筆,水彩筆畫一張,鉛筆,鉛筆字一張,鋼筆,鋼筆字一張,蠟筆。蠟筆畫一張,白紙若干(試畫用),待裝飾的裙子畫12張,圓珠筆裝飾畫‘‘裙子”一張
活動過程:
1、今天劉老師到東區的X班來作客,你們歡迎嗎?用掌聲歡迎我好嗎?
劉老師還帶來了一些禮物送給小朋友呢,不過要能回答我的問題才有禮物,出示毛筆字一張,說出并找出是用什么筆寫的?(請小朋友在許多的筆中找出來,并說出來)。送完了,還有許多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師沒有得到禮物怎么辦呢,就請小朋友自己動手畫吧,用什么畫呢,出示圓珠筆。(12支其中4支是有彈簧的,8支是簡單的沒有彈簧的。)
2、請幼兒挑選一支圓珠筆和紙:“試試怎樣才能畫出來?”(請幼兒在白紙上試試畫畫)
小結:有的圓珠筆要按下去,有的要旋,有的要拔帽子。
“我也來試試,哎呀怎么畫不出來,這是怎么回事呀?”
“原來是要換筆心了,筆心里沒油了。小朋友你的圓珠筆里也有筆心嗎?大家拆開看看。”
“你的圓珠筆里有什么?”
小結:有的有彈簧和筆心,需要按下去才能寫,有的只有筆心只要拔掉筆套就能寫了。“我們馬上要畫畫了趕快裝好吧。”
“裝配時你成功了嗎?為什么沒有成功?出現了什么問題?”(有個別幼兒不會裝有彈簧的筆,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示范一次如何裝配有彈簧的圓珠筆。)
“這種有彈簧的圓珠筆啪嗒啪嗒的響真有趣,裝起來有一定難度,你想不想挑戰這種比較有難度的'裝配工作?”
3、請幼兒挑選一支喜歡的需要按的圓珠筆。(裝配時有一定難度。)
請小朋友很快的并裝配好,看誰的速度最快。等幼兒全部裝配好了,大家一起“表揚我自己。”
“其實,除了有一根筆心的,老師這里還有兩根三根筆心的圓珠筆呢,我會放到區域游戲中
讓小朋友繼續去嘗試探索怎樣拆裝好嗎?”
4、出示范畫:裙子裝飾畫激發幼兒繪畫興趣。
5、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6、請幼兒把自己畫的送給在座的老師或留給自己做禮物。
小百科:圓珠筆是一種使用了微小旋轉圓珠的筆,這種圓珠由黃銅、鋼或者碳化鎢制成,可在書寫時將墨水釋放到紙上。圓珠筆與它的前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