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幼兒園教案(精選4篇)
《線》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跳繩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2、發展幼兒
的上下肢力量、彈跳力和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
3、學習花樣跳繩,掌握其動作要領并能較好的跳繩。
活動準備:跳繩、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導入:幼兒自由玩跳繩。提問:你會幾種跳繩的方法?幼兒嘗試。
二、展開:
1、組織幼兒展示自己的玩法。
雙腳跳、單腳跳、行進跳、向后繞繩跳等。
某一幼兒展示后,教師講解跳的方法:重點注意手和腳的協調動作。
請幼兒都來嘗試這種跳法。
注意:跳繩時固定一個位置,防止繩子抽到別的小朋友。
2、組織幼兒一一嘗試后。誰還有別的跳法?激勵幼兒進行創新。
根據幼兒想出的方法,組織幼兒進行跳繩。
3、分散跳繩。你覺得哪種跳法最難?
組織幼兒根據自己掌握的程度練習比較難得跳繩方式。
4、跳繩比賽。幼兒可按照自己喜歡的跳繩方式,參加比賽。
比賽時間:20—30秒,比賽結果以跳的次數多者為勝。
三、結束:
組織幼兒進行四肢放松運動。
鼓勵幼兒平時多練習,小朋友之間互相幫助。
活動內容:科學——幫蜘蛛結網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線組成的蜘蛛網的興趣。
2、在游戲中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認識蜘蛛,知道蜘蛛吐絲結網的特性。
活動準備:各種繩子、膠水等;蜘蛛模型
《線》幼兒園教案 篇2
本次活動從欣賞波洛克的抽象畫作品入手,在對波洛克的作品的觀察解讀中,再次感受線條和色塊的美,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滴撒法,并嘗試用滴撒法進行大膽表現,體驗不同繪畫方式所帶來的樂趣。最后,借助對幼兒作品的欣賞和點評,梳理幼兒的實踐經驗,使幼兒對這種自由奔放、無定形的抽象畫風格,有更深入的體驗。
活動目標:
1、欣賞波洛克的畫,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作品的認識和感覺,感受“抽象繪畫”的藝術魅力,拓寬幼兒的藝術視野。
2、初步嘗試用滴流的方法在快樂的、自由的、忘我的狀態中以波洛克式的作畫方式大膽創作。
3、體驗不同繪畫方式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欣賞波洛克的畫,感知線條與色塊組成的抽象畫的藝術魅力。
活動難點:嘗試用“滴流”的方法進行大膽創作。
活動準備:波洛克的畫ppt、紙張、顏料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波洛克作品
1、教師:寶寶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很特別的圖畫,想看嗎?
2、(ppt1)教師:你在畫里看到了哪些色彩?這些漂亮的色彩組合在一起感覺怎么樣?
3、教師:你還在圖畫中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發現線條和色塊)
4、教師:你覺得他畫的是什么呢?像什么?
5、教師:像這種看不懂畫的是什么,但是小朋友又覺得它像這個像那個的畫,我們把它叫做抽象畫。叫什么呢?(引導幼兒再次認識抽象畫)
二、介紹美國畫家波洛克
1、教師:這幅抽象畫是一位美國著名的畫家波洛克叔叔畫的,看這就是波洛克叔叔。(ppt2)他還畫了很多抽象畫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出示波洛克作品ppt3、4)
2、引導幼兒欣賞作品,教師:你在畫上看到了什么?你覺得畫得像什么?
3、教師(ppt5):這些也是波洛克叔叔的抽象畫,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4、教師:波洛克叔叔真厲害,那你們想知道這些畫是怎么畫出來的嗎?
5、教師:(ppt6)看,波洛克叔叔在畫畫呢,你看到他是怎么樣畫畫的?
6、教師:波洛克叔叔,他喜歡用很大很大的紙或者畫布畫畫,因為畫布實在太大了,所以他只好把畫布鋪在地上,直接從罐中倒顏料到畫布上,或者用木棒、筆沾顏料滴到畫布上,他是非常隨意的把顏料滴撒在畫布上,這樣從桶里流出的各種顏料、油漆就灑在畫布上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效果,人們把這種方法稱為“滴流”。
7、教師:現在你知道波洛克叔叔是用什么來畫畫的?
8、教師:那今天我們也來學學波洛克叔叔,用滴流的方法來畫畫。
三、教師示范用“滴流”的方法作畫
1、教師:這是什么?(瓶子)這個瓶子里裝著一個秘密呢。這個瓶子里裝的是顏料,當你把瓶子倒過來拿的時候,顏料會從這個尖尖的地方滴出來,如果你輕輕的擠一擠這個瓶子,顏料就會從瓶子里流出來。
2、教師:你可以上下撒,也可以轉圈撒,當然你也可以隨意的撒。
(請一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示范。老師用快、慢滴,讓幼兒發現速度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
3、教師:如果你想形成色塊,你可以用這個尖尖的嘴在畫紙上來回的涂一涂。
四、幼兒作畫、放音樂
1、教師:小朋友,波洛克叔叔說過顏料都是有生命的,現在就讓我們隨著音樂起舞吧。請大家自由的選擇顏料。
2、幼兒開始作畫。
3、老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不要用力捏,滴畫時人要蹲下來,不能用力甩。
(讓幼兒嘗試用滴流的方法作畫,這是整堂課的興奮點,雖然時間短,但孩子們樂在其中,也感受到了一種成功感。由于受場地的限制,否則紙張再大一點,幼兒的感受會更強烈。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準備的材料(顏色)非常重要,每組都有一個主色調,因為不是所有的顏色配在一起都好看。顏色的組合,要讓人感覺受到一種美。)
五、展示、評價
1、教師:小畫家們,你們今天玩得高興嗎?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畫?
2、師幼一起繞著畫欣賞。
《線》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中華文化中的刺繡和編織藝術。
2、能夠合作進行簡單的編織。
3、體驗編織中的樂趣。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PPT:漂亮的線。
2、掛圖:《繡品》。
3、塑料線若干。
4、中國結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我們這個月的主題是關于各種各樣的線,現在請小朋友們想想看,除了可以用畫筆來畫出漂亮的圖畫外,我們可以怎樣用線來表現出漂亮的圖案呢?(線貼畫、刺繡等)
二、過程
1、教師出示掛圖《繡品》。讓幼兒了解中國刺繡。
師:老師現在請小朋友們來看看這幅掛圖,這圖上都有些什么呀?(衣服、帽子、繡品等)
這些都是每個地方不同的刺繡作品,我們來看看它們都繡了些什么東西?
你最喜歡哪一樣,為什么?
2、教師展示PPT,讓幼兒了解蘇繡。
師:我們剛剛說這是哪個地方的刺繡呀?(教師指著掛圖上的蘇繡)
我們蘇州的刺繡非常有名,接下來老師就給大家看看其他圖案的蘇繡。
(當看到工人刺繡的圖片時可讓幼兒模仿刺繡動作)
3、PPT展示中國結
教師拿出一個中國結給小朋友們看。
師:這個小朋友們應該都知道了,它叫什么名字呀?(中國結)
中國結一般都是做什么用的呢?
老師這里還有幾張關于中國結的圖片,我們現在來看一看,中國結還有哪些樣式。
(有很多顏色,但普遍還是紅色為主;每種結都有不一樣的名稱)
4、編中國結
師:我們已經看了這么多中國結了,現在小朋友們想不想編一個自己的中國結呀?
下面老師就教你們編一種十字結。
5、幼兒作品展示,教師點評
師:沈老師之前給教給小朋友們編的愛心圈可以送給爸爸媽媽,編的這個中國結可以送給你們自己,編得長一點可以做手鏈,短一點在下面掛兩個鈴鐺可以掛在包包上做裝飾。
活動反思:
今天我們了解到了很多漂亮的繡品和中國結,小朋友們也都編了自己的中國結,老師會把剩下來的這些繩子放在我們的手工區,想要繼續編的小朋友可以下課了去編中國結,感興趣的小朋友也可以回家學編更多的中國結,帶來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線》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線、玩線等活動,對生活中的各種線條產生興趣。
2、能大膽與同伴交流,表述自己在玩線過程中的發現。
3、積極參與線的造型活動,體驗合作創造、想象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塑料線、毛線、紙線、尼龍線、彩帶、絲線、蠟線、鞋帶、魔術棒、皮筋、橡皮線等等。
2、各種形狀的彩色底板(kt板)、透明膠、膠水、雙面膠、剪刀、圖釘。
各色水粉若干、白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線活動。
1、導入。
師:“前幾天小朋友都帶來了好多線,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看看你認識這些線嗎?和你的好朋友講一講。”
2、幼兒自由選線、自由講述。
二、說一說。
1、幼兒進行個別交流。
師:“你認識哪些線?”
“你的線和你好朋友的線有什么不一樣嗎?”
“你知道它們有些什么用嗎?”
2、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進行總結。
三、玩一玩。
1、教師提出玩線的要求。
師:“這些漂亮的線可以玩嗎?我們就來玩玩這些線,你可以拿著你手里的一根線在小椅子、小桌子或者是地板上來玩,看看會有什么變化?變成了什么?”
2、幼兒自由找空的地方進行玩線。
3、幼兒個別交流。
四、做一做。
1、簡單介紹材料。
師:
(a)、“這些線可真奇妙,能變出這么多有趣的東西,那我們想個辦法把它留下來吧,讓它固定在彩色的底板上。我們可以請小籃子里的東西來幫忙!”
(b)、選一根線,讓你的線在紙上畫出漂亮的畫。
2、幼兒自由創造活動。
3、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