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植物的身體》科學教案(精選3篇)
幼兒園大班《植物的身體》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識別植物“身體”的各個部分,知道一般的植物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部分組成的。
2.通過“揀菜”的實踐活動,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及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集體活動前讓幼兒出去觀察多種植物,并對植物的“身體”有初步的感知。
2.課件:一株黃豆的生長過程。
3.部分植物、盛菜的籃子。
4.植物“身體”各部分的分解圖、白紙、膠水等。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發思考。
師:這幾天,你們去找植物了嗎?一定看到了許多植物吧!誰來講給大家聽聽。 (幼兒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師:你們講得很精彩!自然界的植物可真是千奇百怪。
師:(出示課件:《一株黃豆苗》)植物的身體也像人的身體一樣,是由幾部分組成的。你們知道這株黃豆苗的身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嗎? (點擊黃豆苗的各部分,逐一呈現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將科學活動置于大自然的背景之中,擴展了幼兒對周圍世界的體驗,豐富了他們的學習經歷,促進了幼兒課前的觀察和思考。由人的身體自然導入植物的“身體”,激發了幼兒思考的興趣。多媒體的恰當使用,讓幼兒對植物的“身體”一目了然。]
二、主動探究,自主建構。
1.發現種子(幼兒自由觀察、交談,老師參與討論。)
師:這里有幾種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它們分別是什么植物身體上的哪一部分?
(提供實物:大蒜頭、樹葉、黃瓜、蘋果、蘿卜、花生、茄子、青椒等。)師:花生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實、種子)有些植物的果實就是種子。
師:蘋果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實)我們把它切開后會發現什么?
(與幼兒一起切蘋果)蘋果里的籽就是種子。還有哪些植物果實里也有種子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看看哪些果實里有種子(老師將黃瓜、茄子、青椒等果實切開)。
師:種子有什么用呢?這里有一顆黃豆種子,我們把它放在泥土里,看它有什么變化(課件演示黃豆發芽、生長的過程)。
2.了解植物身體的各部分
(1)拼植物師:種子的本領真大。其實植物身體上的每一個部分都很重要。這里是幾種植物身體組成部分的圖片,它們能拼成一株什么樣的植物呢?
(2)幼兒展示并介紹自己拼的植物師: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拼的是什么植物?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師:一般的植物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可也有一些植物不是這樣的。如:竹子(放課件)有根、莖、葉、花,沒有果實、種子。在自然界中,像竹子這樣的植物還有很多。[動腦想,動手拼,動口說,調動了幼兒多個感官的參與。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幼兒不僅對有關植物“身體”的知識形成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操作能力、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師應用課件介紹特殊例子,給幼兒傳達了科學、準確的知識。]
三、操作實踐.加深認識。
1.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參與講評。
師:我們知道了植物的身體是由各個部分組成的。你們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吃的是它身體上的哪個部分?
2.幼兒分小組揀菜,并互相交流。
師:今天我們來幫廚房里的伯伯、阿姨揀菜。每一組的籃子里裝有不同的蔬菜。大家先認一認,自己組里揀的是什么菜?再想一想,我們吃的是它的哪部分?把吃的部分放在一個籃子里,不能吃的放到另一個籃子里。(給各小組分別提供:豆角、芹菜、菠菜、花菜。)
3.各小組派一個代表上來介紹。
[在幼兒基本掌握了植物“身體”有關知識的基礎上,讓幼兒現場演練,提高了他們的分析、綜合能力,培養了愛勞動意識,也讓幼兒認識到植物與人的密切關系,感受到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四、拓展延伸
師;小朋友真能干,很快就把菜揀好了,知道了植物的哪些部分可以吃。其實,植物不僅給我們人類提供了美食和營養,還可以做成不同的物品呢!(出示蒲扇、根雕。)你們知道這兩樣物品分別是用植物的哪部分做的嗎?
師:只要留心觀察,我們就可以發現,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由植物做成的。小朋友們動動腦筋,想一想,我們可以用活動區中的這些材料做出什么樣又好看又好玩的東西呢? (活動區提供植物的葉子、種子等,讓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暫時告一段落,但不意味著結束,活動室外才是幼兒學科學、用科學的廣闊天地。進行課外拓展,對激發幼兒探完科學的興趣和欲望定能產生積極的作用。]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小百科:植物(Plants)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包含了如樹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等植物中,據估計現存大約有350 000個物種。綠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中得到的,溫度、濕度、光線、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幼兒園大班《植物的身體》科學教案 篇2
一、目標:
1、說出種子的主要結構,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識別當地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運用觀察的方法種子的結構。
二、重點、難點:
1、運用觀察的方法識別種子的結構。
2、識別當地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三、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復習藻類、苔蘚、蕨類植物之前介紹的三種植物都有一個特征:它們的后代都是由孢子生殖而的,我們把它們統稱為孢子植物。
導入:
但是大多數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不是這樣的生殖方式的,是靠什么生殖的呢?應該是種子植物。
介紹種子植物能結種子,并是由種子發育成的植物,叫做種子植物。
那種子又是如何變成一棵植物呢?我們先了解種子的特點。
實驗:觀察種子的結構學生小組討論:
1、兩粒種子有什么區別?
2、種子中哪一部分將能發育成一棵植物?在種子中指出。
3、胚在種子的哪里,胚的各部分在種子發芽時將如何變化?
4、種皮的作用?
5、如果在玉米剖面滴碘液,染成藍色的是?
介紹花生種子和菜豆種子的結構花生種子的結構:
種皮,胚
胚的結構:胚根、胚芽、胚軸、子葉
菜豆種子的結構:
種皮、胚、胚乳
思考:胚乳的作用?
兩種種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種子的分類:含兩片子葉的:雙子葉植物
含一片子葉的:單子葉植物
總結:種子的基本結構種皮,胚。
胚:胚芽、胚根、胚軸、子葉
種子植物優勢:
1、有種皮,使胚受到保護
2、有貯存豐富營養物質的子葉或胚
3、種子是一個器官,適應性強,孢子只是一個細胞,只能在溫暖潮濕的環境萌發。
結論:種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適應陸地環境。
種子植物的另一種分類種子外沒有果皮----裸子植物
種子外有果皮----被子植物
哪個更具有陸地生活的優勢?
介紹幾種常見的植物。
練習:
1、松的球果不是果實。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種子中都有胚。
3、裸子植物的種子比被子植物的種子得到更好的保護。
教學反思:
這節的內容比較多,講起學生不易理解,特別是種子植物的分類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他們并沒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最好是讓他們通過實物作對比,從而概括出兩種植物的不同。但是現在又不是植物結果的時間,很難找到。我又想能否通過生活中的例子說清楚呢,比如用橙子作例子,讓他們說出它是被子植物還是裸子植物,但這里又牽涉到果肉,這么多的內容怕學生一時消化不,所以講得比較吃力,學生也比較難理解。所以,最后把這些內容作一個系統性的總結很重要,讓學生理順這節的思路,也可以通過練習題作為鞏固。
幼兒園大班《植物的身體》科學教案 篇3
教學準備
小茶壺的實物、小螞蟻的標本、各種植物的頭飾、紙、彩筆等。
教學過程
【教學導入】
教師播放課件:各種各樣的圖片,讓學生感受植物世界的豐富多彩。
學生觀后談感受。
教師出示小茶壺。
師:這是一個小茶壺,看一看,小茶壺的身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壺蓋、壺身、壺嘴、壺把)
投影螞蟻標本。
師:這只小螞蟻的身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頭、胸、腹三部分,頭上一對觸角,胸部六條腿。
師:那么,植物的身體是由幾部分組成的?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植物的“身體”。(板書課題: 植物的身體)
[以物體和動物為例,為研究植物的“身體”做鋪墊。]
【學習新課】
1.植物的身體分哪些部分?我們怎樣研究它們?
師:一株完整的植物,它的身體應該分哪些部分呢?
(學生交流回答)
[組織學生進行交流,但交流的重點不要放在獲得正確而又完整的答案上。通過交流,學生對“植物的身體分哪些部分?”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我們怎樣研究它們?”,以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有利于開展探究活動。]
師:如果我們要到戶外觀察植物,需要準備些什么呢?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完成后匯報與反思)
師:觀察前要想好觀察什么,觀察時要認真、細致。可以借助工具來測量,要按一定的順序,別忘了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每個觀察小組要事先做好分工,并依據不同分工,攜帶好相應的觀察用具,以便野外觀察時使用。教育學生在戶外觀察時注意保護好植物,懂得要珍愛生命。]
2.戶外觀察。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觀察重點和相關的內容,讓我們就一起到戶外去觀察研究植物。
(學生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觀察,教師及時給予指導)
[在學生觀察過程中,要適時的給予有困難的小組以幫助,幫助他們依據觀察目的,選擇合適的觀察方法和觀察工具進行觀察。督促每個小組做好分工,做好觀察記錄。在觀察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讓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體會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能自覺保護植物。]
3.交流收獲。
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匯報研究結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向其他同學介紹植物的組成部分。比如用表演的形式、用畫畫的形式等等。在匯報之前,要提醒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如果有什么不懂的或沒有聽明白的問題,可以向發言同學進行提問,讓他幫助解答。)
[在交流時,教師給每個小組創造匯報交流的機會,對學生在觀察過程中獲得的新發現要給予充分地肯定和認可,保護學生的探究欲望。鼓勵學生匯報自己小組的觀察目的、觀察方法、觀察過程以及這次活動的感受,反思自己小組分工合作的情況以及今后野外觀察時應注意的問題。]
(根據學生匯報情況,及時總結植物身體的六大部分并板書。引導學生繼續研究,通過分析其他植物的組成,進而得出大部分植物都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有的植物沒有根、莖,或者不開花、不結果,如藻類植物海帶、紫菜、海白菜、裙帶菜等,所以在實際生活中要學會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
4.總結。
師:你們經過剛才的觀察與研究,愿意把大樹當作自己的朋友嗎?
生:愿意。我們以后每天都要看看自己的大樹,看看有沒有什么新的變化。
[引導學生與大樹交朋友,養成堅持觀察的好習慣,為以后的長期觀察做準備。]
【拓展探究】
認識植物與人類的關系:
(引導學生討論并說出:植物可以給人類提供食物;植物可以提供生活材料;植物可以美化環境;植物可以為人類呼吸提供氧氣等等。指出:我們吃的食物、住的房子、用的家具等等都離不開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