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故事教案匯編(精選3篇)
幼兒園小班語言故事教案匯編 篇1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年齡小,自我防范意識差,容易被周圍事物吸引而離看成人。小班幼兒年齡小,自我防范意識差,在和成人外出時容易被周圍事物吸引而離開成人。在與家長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多數家長已經注意到了孩子的安全問題,在外出時對孩子進行了教育:外出時,不要離開媽媽,媽媽去哪兒,你就去哪兒,要不然就會被壞人抱走,找不到媽媽了。家長們的教育也僅限于此,而對于有些不懷好意的人會怎樣引誘孩子,如果你遇到這些事情應該怎么辦?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卻沒有提及。這篇教材用孩子喜歡的故事這一文學形式,講述了兔子小白遇到危險時的做法,易于幼兒理解。
活動目標:
1、喜歡傾聽故事《聰明的小白》,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外出時保護自己的方法。
2、學說故事中小白對狐貍和狼說的話。
3、知道外出時不離開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險時尋求幫助。
活動準備:
1、故事PPT課件。
2、手偶:小白兔、兔媽媽、狐貍、狼。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二、理解故事,學說對話。
㈠利用手偶完整講述故事。
1、提出要求:小朋友們要認真聽故事,邊聽邊想: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都有誰?小白兔遇到了什么事?
2、教師利用小白兔、兔媽媽、狐貍、狼等手偶講述故事。
3、說一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都有誰?小白兔遇到了什么事?
㈡出示PPT分段講述故事。
1、出示PPT1,教師講述第一段:
⑴提問:小白和媽媽出去采蘑菇的時候看見了什么?它想什么了?它是怎樣做的?
⑵討論:如果你是小白,看見小蜜蜂你會怎么做?為什么?
2、出示PPT2-3,教師講述第二段和第三段:
⑴提問:小白遇到了誰?狐貍是怎樣說的?小白是怎樣做的?為什么?狐貍見到小白不理它又怎樣做了?它對小白說了什么?小白是怎樣說的?
⑵說一說:你能說一說這句話嗎?誰還想說?(學說:我不認識你,不吃你的東西。)
⑶討論:如果你是小白,別人給你東西吃,你會怎么辦?
3、出示PPT4-5,教師講述第四段和第五段:
⑴提問:小白又遇見了誰?狼說了什么?小白是怎樣做的?為什么?狼見小白不理它說了什么?小白是怎么回答的?
⑵說一說:你能說一說這句話嗎?誰還想說?(學說:我不認識你,不跟你走。)
⑶提問:大灰狼見小白不跟它走是怎么做的?小白怎么做了?它喊什么了?
⑷討論:小白為什么要大聲喊“救命啊!救命啊!”如果你是小白,你會怎么辦?你覺得哪種辦法更好?
4、出示PPT6,教師講述第六段:
提問:聽見小白的叫喊,誰來了?大灰狼怎樣了?
㈢利用PPT課件整體欣賞故事。
1、播放課件,幼兒觀看。
2、交流:
⑴兔子小白為什么會遇到危險?它以后會怎么做?
⑵如果你是兔媽媽,看到小白遇到了危險心里會怎么想?你會對小白說什么?(不離開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險時尋求幫助)。
三、延伸活動。
1、在美工區提供小白、兔媽媽、狐貍、狼的圖片,幼兒進行涂色,制作頭飾。
2、表演區提供故事圖片、頭飾表演故事。
3、語言區提供故事圖片、手偶,講述故事,續編最后一段。
幼兒園小班語言故事教案匯編 篇2
一、設計意圖
讀了《蚯蚓的日記》這一繪本,被書中小蚯蚓俏皮的形象、本真的個性、執著的勇氣深深吸引并打動。透過那一頁頁惟妙惟肖的圖畫日記和幽默風趣的語言,我仿佛看到了蚯蚓世界以外的一個個活生生的正在經歷著成長的孩子。繪本也幽默詼諧的形式闡述了蚯蚓特點。設計本次活動,旨在讓孩子在一個充滿趣味性的氛圍里了解日記的基本形式與繪本里幽默詼諧的'畫面所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目標
1.能認真傾聽故事,感知故事的有趣的情節;
2.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故事;
3.喜歡聽故事
三、活動準備
1.蚯蚓樣本若干
2.課件、故事
3.繪畫用的紙筆人手一份
四、活動重點
欣賞故事有趣的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五、活動難點
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
六、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樣品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1.出示觀察蚯蚓,討論蚯蚓的特點及生活方式。
2.了解什么是“日記”。
中間部分:走進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1.第一遍閱讀,采用觀察、猜想、驗證的方法閱讀繪本,啟發幼兒看看,想想,說說,初步理解繪本故事內容
(1)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一頁師: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記,你們知道這篇日記是蚯蚓什么時候寫的嗎?(3月1日)原來記日記的時候是要先寫上幾月幾日的。在這一天里,有誰?發生了什么事?(幼兒討論回答)師講述故事:原來蚯蚓和蜘蛛是好朋友,今天蚯蚓教蜘蛛怎樣鉆地,蜘蛛成功了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明天蜘蛛又要教蚯蚓怎樣倒立走路。你們覺得明天蚯蚓會成功嗎?
(2)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二頁師:第二天了,日記上的日期該怎么記錄?對了,3月2號,這一天蚯蚓學會倒立了嗎?為什么沒有成功呢?(了解蚯蚓沒有腳的特點,不能吸附在樹枝上。)
(3)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三頁(播放孩子的尖叫聲)師:你聽到了什么?這是誰發出的聲音呢?他們碰到了什么事情?這跟蚯蚓有什么關系啊?幼兒大膽想象猜測。師講述故事。
(4)師:這件事發生在哪一天?你怎么知道?對了,蚯蚓在日記的最上面都有標日期,記錄這一天他都發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碰到蚯蚓你會怎么樣?
(5)師引導幼兒閱讀第四頁師:昨天是3月3日,蚯蚓做了一件很調皮的事情。今天是(幼兒回答3月4日),蚯蚓不再調皮了,它變得非常講禮貌。老師是怎么知道的呢?(從蚯蚓的日記里看出來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蚯蚓今天的日記里寫了什么。
(6)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五頁(播放音樂)師:3月5日,你們聽到什么聲音?蚯蚓可能在做什么呢?我們來看看到底它在干什么?
師: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跳舞的?為什么他只能這樣跳?我們一起來學學它吧!
(7)師引導幼兒閱讀第六頁(出示蚯蚓姐姐的圖片)師:今天,蚯蚓的日記里出現了這樣一個人,它是誰?蚯蚓和它之間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師講述故事提問:為什么蚯蚓要這樣說它姐姐呢?事實是這樣的嗎?
2.第二遍完整閱讀繪本,引導幼兒進行續寫日記。
師幼完整閱讀3月1日到3月6日蚯蚓的日記,那3月7日,蚯蚓還會去什么地方呢?還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結束部分: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
七、活動延伸
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在美術紙上寫“日記”
幼兒園小班語言故事教案匯編 篇3
活動目標
1、確對待自己心愛的玩具或日用品。
2、逐步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
活動準備
1、掛圖
2、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一、認識阿文。
1、教師出示掛圖。你們知道她是誰嗎?她是一只小老鼠,名字叫阿文。
2、阿文上幼兒園前,很喜歡一條小毯子,到哪兒都帶著它。可是現在上幼兒園了,帶著這么大的毯子行嗎?
二、聽聽阿文的'故事。
1、教師結合掛圖,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2、阿文常常帶著毯子干什么?她喜歡這塊攤子嗎?
3、阿文上幼兒園抱著毯子方便嗎?為什么?
4、后來阿文放下毯子了嗎?
三、說說自己喜歡的東西。
1、你們是不是也向阿文一樣也有一件最喜歡的東西?你們常常用它干什么?你們上幼兒園的時候把它放在哪里?
2、我們小朋友比阿文還能干,每天早上高高興興的和好朋友再見,到幼兒園學本領,和小朋友做游戲,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錯。
建議
1、幼兒逐步脫離依戀物,繼而融入新的集體是培養其獨立性的需要,教師應充分認識這種引導的必要性。
2、幼兒之間在獨立性及適應能力方面有著一定的差異,以故事引導誘餌,并讓部分幼兒表現出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玩物,會對其他幼兒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