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豆蔓看自己》之所思
當好幼兒教師不容易,身負著巨大責任卻有時因現實而無可奈何(主要指上課的游戲性,每天瑣碎的事讓我們沒有時間充分準備,小學化又無法與游戲性成為好朋友),既需要良好的記憶力敏銳的觀察力,又要具備高度的透視力,對于幼兒既要關注他的教育還要注重對她的保育,對于幼兒實施獎勵的兌現以及家長交代的事情的實施甚至對于要給與需要批評的孩子的懲罰都要做到位,觀察力透視力是能夠通過幼兒做的事知道他心里所想,了解他感受他進而感染他,讓幼兒能夠明白你的表情語(有時表揚與批評是不需要用語言的),當幼兒教師誰都能當(許多非本專業的人都可以到幼兒園)而當好卻是另一回事。
我們幾個實習生抱怨小學化嚴重,有了些許時間可以開展有趣的活動卻又不得不帶孩子復習,因為要考試而且每月一次,是我們這一個幼兒園這樣還是大多數幼兒園都這樣?考試又或許是家長所期望的,許多不了解幼兒教育的人說幼兒教師就是帶小孩玩的,再加上幼兒園里看不出實實在在的教學成果(幼兒教育主要是完成幼兒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興趣的提高以及幼兒性格的培養這三大任務,是無形的),而像小學那樣的就能學到能夠看得見的東西,所以才會促使幼兒園小學化的產生吧。
也許書中記錄的大多是“摒除了美好以外的大多數東西”吧,也許因為現實的不理想(書中作者是通過十幾年——93年開始工作,xx年的教育日記——不停的探索才會有此“碩果”的,所以堅信堅持與探索可以讓人達到高峰,而我只是剛開始),看完后留下的大部分是自己的主見而非收獲,一家之言不足為信,待讀完第二遍或許會真正有收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