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反思:一顆紐扣
為什么今天會選這節(jié)課放在家長開放日,是想讓我們的家長了解:1.短小的一個故事也可以引出一塊內容讓小朋友來學習。2.小朋友是在游戲中學到知識和本領的。3.讓家長看看自己孩子平時上課時候的傾聽習慣與行為習慣。
這是一個由一顆紐扣的故事引出的一個數學問題。講述的是小老鼠撿到一顆紐扣,并在尋找這顆紐扣的主人的過程中,碰到各種動物朋友,了解他們紐扣的形狀、顏色和紐扣上洞洞的數量來確定的。
本次活動的亮點在于:
1.故事中的主角都是小老鼠、小兔子、小刺猬、小狗,這些小朋友平時常見也十分喜歡的角色,并且這個故事很簡單,故事中的對話也很簡單都是重復的,所以很適合小班的小朋友來學習。
2.從這個繪本中引出了數學活動,在繪本的情節(jié)中,還發(fā)展了孩子社會交往的能力,例如,怎樣有禮貌地跟同伴詢問,得到別人的幫助需要說“謝謝”等等,小班小朋友的社會活動是通過模仿和交往潛移默化地發(fā)展起來的。
這個活動的不足之處有以下幾點:
1.我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操作材料,每個籮筐里有四顆紐扣,但只有一顆是適合自己籮筐里的這個小動物的,這對我們的小朋友來說,基本上沒有什么難度,包括最后的送小動物回家的環(huán)節(jié),小朋友都一看就明白了,自己的小動物應該送到哪幢房子,根本不用老師多提醒。如果在籮筐中能投放更多的紐扣來增加難度,比如同樣形狀同樣顏色不同的點數的紐扣,這樣活動也會有一個提升。
2.在小朋友把小動物送回家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有些擁擠,可能四幢房子分得不夠開,如果能將四幢房子分得開一些,分組上來,這樣可能會好一些。
3.因為沒有在小動物上寫上小朋友的名字,所以無法很好地進行檢驗,就算貼在了黑板上,也不能知道這是誰貼的。
這是爸爸媽媽們第一次參加寶貝們的家長開放日活動,通過家長開放日活動,讓爸爸媽媽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孩子們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