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繪本《云朵面包》活動反思
自信全無,存在感消失——這就是我坐在電腦前兩個鐘頭最明顯的感覺。
首先不得不承認如果僅憑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技巧和教育經驗,是不能支撐起一節足夠優秀的教學活動的。雖然我從接觸這個繪本故事到被打動、確定下來兩個教育要點、制定目標和教學流程,一直到試教,一直都信心滿滿感覺良好。但是今天的活動上下來卻讓我大失所望。甚至連回想的力氣都失去了。但是只有勇敢的站起來俯視自己的失敗才能避免在前進的道路上繼續犯同樣的錯誤。我想我正是這樣一個不氣餒的人。
先從目標來分析:1、根據故事線索大膽想象故事情節,并清楚表達。這是這個故事首先吸引我的地方,它有非常神奇的令成年人也吃驚的想象力。2、感受故事中家的溫暖,學會關愛他人。這是這個故事中最溫暖的底色。就像姚老師最后點透的那樣:故事畫面一直都是陰云密布,但是到了最后因為小貓一家人的互相溫暖和關愛整個畫面都溫情了起來。試教后又加了一個目標3、理解詞語忽忽悠悠、密密麻麻,并能用動作表示。這是后來又加上的,目的是為了體現“語言”活動的特點,但是顯然這個目標加的太隨意,相應的活動內容卻并沒有花費心思設計,這是失敗的第一個原因:太隨意。
再說活動準備。牽扯到準備的材料,就不得不說姚老師的建議之一:利用實體會阻礙孩子的想象,我個人并不能認同這一點。首先繪本中此頁也是用實體的棉花來表現的,然后就是我覺得把孩子們摸不到甚至連“想摸”的這個念頭都沒有的云呈現在孩子面前本身不就是一件很有想象力的事情么?包括最后吃“云朵面包”,如果孩子今天一整天因為自己吃了一塊“云朵面包”而時刻相信自己會飄起來,這本身不就是一個童話么? 但是今天的面和得太軟了,導致多加入一個洗手的環節,雖然我機智的進行了引導,孩子的注意力也沒有分散(今天孩子們確實很棒),但卻無端浪費了活動時間,這是非常失敗的一點。這就是失敗的第二個原因:在重要的事情上沒有自己親自準備,卻選擇了過于相信他人。
這次的活動流程大部分都是根據初次設計時的靈感進行的。也因為自己的教育經驗的缺乏,導致目標完成的不充分。如王主任建議把一些圖片留給孩子們去觀察、想象、講述,會有更多發展孩子想象力的空間,黎老師建議的幫助孩子理解密密麻麻的方法也特別好,在貓媽媽擔心爸爸不吃飯會餓肚子時適時加入老師的提升更有利于感受家的溫暖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關愛,這些都是我沒有想到的。這些建議讓我很佩服。這就是活動失敗的原因之三:事先沒有多尋求老教師的指導,他們的經驗會給我非常中肯并實用的建議。
人無完人,認真的反思了問題的癥結就可以尋求突破點。失敗了也不氣餒,不沉溺于負面情緒之中,通過反思和總結,避免同樣的錯誤在以后出現。通過努力一步步的變好,這就是好的。
這次活動是我自己設計而成的,我真心實意的付出了努力和智慧。這是我邁開“自己獨立設計”和“根據活動目標設計”教案的第一步,應算是個喜悅的開始。因此我應該恭喜自己。
還會更好,我相信自己。one more lap,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