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小象的心愿》課后反思
《小象的心愿》中,小象很想為大家做事情,可是他不知道自己應(yīng)該做什么事情,活動中,教師引導(dǎo)孩子們了解小象的特點:年紀(jì)小、體型笨重、會噴水、力氣大,但是還沒有學(xué)會本領(lǐng),大手大腳的,很細致的工作不適合。
故事中的小象很努力地想為大家做事情,小象覺得自己的力氣很大,可以當(dāng)一個建筑師,他搬來了很多的東西,想造一座漂亮的房子,但是,小象不會看圖紙;小象打算當(dāng)一名廚師,可是,他做事沒有條理,把廚房弄得亂七八糟;小象打算做裁縫,他把布剪成一片一片的,可是他不知道怎么樣把布縫起來變成漂亮的衣服。小象很難過,他覺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故事講到這里,孩子們也為小象而感到著急,同時也被小象低落的心情所感染,此時教師小結(jié):小象的年紀(jì)還很小,有些本領(lǐng)還沒有學(xué)會,就著急著去做很難的事情,所以小象才會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故事的繼續(xù),小象在回家的路上碰上了正在澆水種花的蛤蟆和青蛙,蛤蟆和青蛙邀請小象一起種花。小象種大大的花,蛤蟆和青蛙種小小的花。花園里的花長得越來越多,越來越漂亮。小象說:“我和朋友一起種了很多的花,讓大家的生活更加的美麗。”
這個故事不是吧道理訓(xùn)誡式的強加于孩子,而是通過故事情境呈現(xiàn)客觀事實,讓孩子們感悟到:想要為大家服務(wù),應(yīng)該去做適合自己能力的事情。活動的最后,孩子們對適合自己能力的事情展開了討論,有哪些事情是符合我們能力的事情呢?孩子們舉例說了一些自己會做的,且常在家里幫著做的事情,如給爸爸媽媽拿拖鞋、幫著奶奶拖地,幫著爺爺剝豆子等等。對于這些適合自己能力的事情,孩子們覺得自己會做、并且能夠去做好是一件驕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