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讓你幸福嗎》讀后感
早在上學期三月份拿到《工作讓你幸福嗎》這本書的時候,我就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也聽了李厚豪老師的演講報告,一直想寫點什么,可是由于人比較懶散,幼兒園的工作也比較瑣碎,一直沒有寫成。今天借這個機會,把我讀了這本書以后的所思所想與大家分享一下。無論是《工作讓你幸福嗎》這本書,還是李厚豪老師的演講報告,都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很多句子,很多真實的案例都引起了我的共鳴。
首先,幸福工作,須從認識自我開始。認識自我是幸福的前奏。很多人經常抱怨,抱怨自己的收入不高,抱怨領導不重視自己,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幸福。并且,把所有的這些歸咎于沒有機遇,或是受了別人的排擠與暗算。更有甚者,將這些歸咎于父母的無能或自己的運氣不佳。
我從來都不是這樣的一個人,我總是覺得自己很幸福,我從不抱怨。小時候,家里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家里經濟負擔很重,爺爺,奶奶,妹妹,還有媽 媽和我,都要靠爸爸一個人來養活。我從小就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中考時,我的英語很好,常常是全班第一,我真的很想報外國語學校,可是爸爸說師范學校好,師范學校收費比較低,我就報了師范院校。可是誰想到我師范分數線到了,可是因為我的中考分數正好是平師的底線分,而且家里又沒有什么后門可以走,我被攔在了平師的門外,分到了幼兒師范學校。由于幼兒師范學校也是師范類學校,而且收費也比較低,畢業以后還可以包分配的,我就踏踏實實地在幼兒師范學校學了兩年半,到鎮上幼兒園實習了半年。可是正當我躊躇滿志地準備在幼兒教育事業大干一場的時候,學校通知我們全市幼兒園教師都已經滿了,不再包分配了,把我們都分到日資企業去工作。
至此,我的人生發生了好幾個轉折,外國語學校沒去成,平師沒去成,幼兒園也沒去成,最后老師也沒當上,去做了工人。如果我也不停地抱怨,那我可能連日資企業的工作也很難做好。相反,我是一個很樂觀的人,我也是一個很獨立的女孩子,我家離市區騎自行車要一個小時左右,離工作的地方比較遠,要租房子,我會一個人用自行車把所有的行李都馱到租房子的地方。那時候,我沒有抱怨,也許在現在有的人看來,我的父母可能有點殘酷,二十歲不到的年紀,什么都讓我自己來,但那時候我覺得很開心,我覺得自己好能干。但也正是由于我父母的放手,讓我的獨立生活能力比一般的同齡孩子都要強。
我勤勤懇懇地工作,踏踏實實地做人,為自己可以給家里減輕負擔而感到自豪。正是我這種工作熱情和工作態度,引起了領導的注意,工作半年之后,我就被派到日本總公司去研修三個月。這在我們當時可是一個肥差,去日本研修的人要經過重重篩選,日本總經理還要多次觀察的考核你,才能有去日本研修的資格,還要經過去上海體檢,辦戶照等多項手續,有一項不合格就不能去了,經過各頂考核和檢驗,我終于踏上了去日本的飛機。日本研修期間,我也得到了日本指導員的公司領導的一致好評。回到中國后,我又被派到上海研修一個月。上海研修回來后,我當上了流水線上的班長,工資待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把日本研修賺回來的兩萬塊錢,給自己留了一點生活費外,其他的全部交給了父母手里,讓他們裝修房子,那時候的我覺得很自豪,自己長大了,可以為父母分擾解難了。
那時候,離學校畢業已經一年了,好多同學都急著給自己找男朋友們了。可是,我一點也不著急,我想是你的總是你的,不是你的,再急也沒有用。我想就順其自然吧。我的緣分就在這不經意間來了。我一直覺得緣分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它會把兩個不相干的人綁到一起。真的,我和我老公的認識完全是一個巧合。這又是一個美麗的故事。美好的生活開始向我招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