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故事》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以圍繞“月亮”展開聯想,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作一幅月亮的故事畫。
孩子們常常以想象代替思維,常常把幻想和現實交織在一起,利用這一特點,激發兒童運用學過的知識、技能,學習圍繞主題安排故事情節,編織《月亮的故事》,是本次活動設計意圖和教學重點。
活動開始,我首先播放一曲《小小的船》視頻音樂,這一段音樂非常美,讓人充滿幻想:一輪皎潔的明月載著自己在無邊無際的星空漫游,是那么的愜意!我設計這個導入是一種情景創設,更能激發學生的聯想。
活動中,我向孩子們展示了民間關于月亮的傳統故事圖片,如嫦娥奔月、猴子撈月等等,并結合這些圖片和孩子們講了幾個關于月亮的故事。將其中一個故事的時候,我配合這故事內容,運用畫筆在紙上將故事畫了下來。接著,我請孩子們也來講講關于月亮的故事,要求孩子們大膽進行創編。孩子們的想象超出了我的預設,他們想到自己拿著氣球飄到了月亮上,想到和嫦娥一起玩游戲,想到月亮上的小兔子在跑步等等等等。通過孩子們創編的故事,在作畫的時候,孩子們呈現的畫面更加具有故事情節性,畫面效果很不錯。
要上好一節美術課不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后反思一樣不少,都需要我們下工夫來思考、推敲。孩子們總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贊賞,然后對其作品作出具體分析、合理評價,要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提高審美能力。我們要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