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讓玩具動起來》教學反思
今天開展的教學活動是科學領域的《玩具動起來》,旨在讓幼兒通過探索能發(fā)現(xiàn)玩具動起來的原理。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我通過長頸鹿丁丁的導入讓幼兒對這節(jié)課產生濃厚的興趣,但是由于對中班幼兒年齡特點了解的不夠深入,發(fā)現(xiàn)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1。在要求常規(guī)上要嚴格。幼兒進入中班后,比小班時要更活潑更好動,教師在常規(guī)的要求上就要更嚴格了。教師應該通過平時的教學和游戲活動來強調常規(guī),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地操作習慣。在活動開始前,要讓每個幼兒都關注老師,上課的時候要是幼兒注意力有些分散,教師也可以通過評五角星的方式讓幼兒集中精神。在座位的安排上,教師讓幼兒坐成兩個半圓,桌子放在教室的四周,這樣的排位不僅后排的幼兒看不叫教師的操作,而且幼兒之間容易發(fā)生碰撞,幼兒之間的交流也不方便。教師可以讓幼兒圍成一個大的半圓,將桌子放在中間,讓所有的幼兒都能集中在一起學習。
2。在設計環(huán)節(jié)上要合理。教師在一開始就讓幼兒自由選擇玩具,導致幼兒只顧著玩玩具,沒有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教師可以把幼兒的玩具放在他們的椅子下,第一次先玩自己的玩具,第二次再進行分享互換。在原來的環(huán)節(jié)上,分享沒有體現(xiàn)出來。在讓幼兒對玩具歸類時,教師可以直接出示并介紹標記,不用讓幼兒猜來猜去。玩具歸類時的種類太多,像毛絨玩具一類的幼兒找不出啟動方式,可以不用投放。而教師每個環(huán)節(jié)前的要求都不清楚,幼兒沒有理解就會學不到東西,所以教師要明確每次操作前的要求再讓幼兒進行操作。
3。在關注幼兒上要用心。由于這次的活動主題是玩具,所以幼兒的情緒都很高亢,但教師沒有關注到幼兒的情緒,仍是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活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先對幼兒激動的情緒進行壓制,讓幼兒能關注到教學內容上來。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教師的主導性太強,說的太多,應該讓幼兒自己用語言來進行介紹,不要代替幼兒來表達。教師的提問面也不夠廣,總是集中在幾個舉手的幼兒身上,要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回答問題。最后的檢查環(huán)節(jié)要讓幼兒自己進行,可以每組派一個小組長來檢查,不要因為時間關系而由教師包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