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體育《齊心協力》反思
傳統的體育活動一般是以身體練習為主的鍛煉體能課程體系。本次活動《齊心協力》在動作發展,鍛煉體能的基礎上,滲透團隊合作能力,加強幼兒思維敏捷。
本次活動以提高協調性,促進運動方位(上下前后左右)感知、通過竹竿游戲發展幼兒奔跑躲閃能力、突出相互問的合作,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為目標。大班幼兒能借助各種材料和器械進行活動,嘗試新的內容和玩法,獲得身體運動的經驗。并且可以體驗運動方向,并根據運動對象空間位置距離,調整方位動作。
活動中幼兒能主動參與,在玩中學,玩中思考,情緒高漲。但是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在活動結束后結合自我反思和聽課老師建議,整理以下活動不足:
1、活動準備部分急躁
活動中,準備部分以感知6個方位,即上下前后左右。由于著重于環節的推進,未能全面作出指令,留有遺憾。以此反思:活動流程、環節的推進很重要,但是也要注重每個環節的核心經驗,為活動的順利開展作出充分準備,加強鍛煉執教時的應變能力。
2、抓取資源力度不強
活動資源是活動的主要部分。在活動《巧過竹竿》部分,有一幼兒以翻跟頭過竹竿,其他幼兒沒有和他一起經過,應該提出該資源,作出現場更正。
3、回應語言生硬
活動中會出現回應語言生硬的情況。如無法總結玩法、提升經驗不到位,這是長期以來需要鍛煉的,也是每一次都要精細對待的。
4、候場板凳可有可無
評課教師提出意見,不需要板凳輔助活動,值得接納。
5、示范動作要準確
充足的準備有利于活動的進展,在教師示范的時候,必須要示范正確,科學有效地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學習榜樣。
體育活動一直以來深受幼兒喜愛,如何在興趣濃厚的體育活動中讓孩子們有得有獲,需要每個人進行深刻的思考。我們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