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動物的眼睛》教學反思
細節描述:
細節一:孩子們,我們都有一雙眼睛,那誰來告訴我,我們的眼睛能干什么?(能看見很多東西,能看見爸爸媽媽;能看見漂亮的花;能看動畫片)。如果在晚上、在黑暗的地方,我們還能看見東西嗎?(能看見煙花)如果是全黑的地方呢?(能看到外面有燈的房子,很漂亮的)那如果都沒有燈還能看到嗎?(能看到汽車在燈在亮)那如果什么燈都沒有,全部是黑色的,你能看到東西嗎?(能看見星星和月亮)
細節二:有種動物的眼睛在越黑的情況下,就越能看見東西,你們知道它是誰嗎?(人)我說的是動物哦,誰再來猜一猜(小貓)對了,那誰來說說為什么小貓的眼睛在黑暗的地方能看得很清楚呢?(因為小貓要捉老鼠)那老鼠都是什么時候出來偷東西吃的(晚上)那誰再來完整的說一說為什么小貓的眼睛地黑暗的地方能看得清楚呢?(因為它晚上要出來去捉老鼠)。那像貓這樣的小動物還有誰呢?(貓頭鷹)對呀,貓頭鷹也要在晚上出來捕食物吃。
評價分析:
在細節一中我們在“如果在晚上、在黑暗的地方我們還看見東西嗎?”這個問題上停留了很長一頓時間,其實我想請幼兒說出到了晚上黑暗的地方我們都看不見東西,這時再提出小貓的厲害。但是發現我們班的孩子由于在燈光的影響下,一直都說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即使我強調,在沒有燈的情況下還能不能看見,他們還是能說出能看到星星和月亮。如果我換種問法“在晚上、黑暗的地方我們還能不能看見很小很小的東西”,或許這樣孩子們的回答就不會這樣了。
所思所悟:
本次科學活動《動物的眼睛》是想讓孩子們了解動物眼睛的有趣和奇特,并初步感知動物眼睛的特點與其生存能力之間有關系。本次活動我們從孩子們最熟悉的小貓開始,慢慢過渡蜻蜓、老鷹等其他的動物,并讓幼兒知道動物的眼睛和我們的不一樣,有長很多眼睛的動物、有看得很遠的小動物、還有轉方向的小動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