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生蛋熟蛋大比拼》活動反思
上周開始我們進入了《小小蛋兒把門開》主題活動。為了主題活動更好的開展,我們在主題前充分發動和利用家長資源更有效地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結合主題活動讓家長更多的了解幼兒園的課程進行的狀況,進一步促進家園的合作。
昨天,我執教了小班科學活動《生蛋熟蛋大比拼》。雞蛋是孩子們較常接觸的蛋類,但是對生蛋與熟蛋的區分,孩子還是很缺乏經驗的。生蛋和熟蛋從外表上看是沒有什么不同的,所以我想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能科學的區分雞蛋的生或是熟。
在活動前,我請家長配合幫忙準備了充足的生蛋和熟蛋。在活動初,我先請孩子們自主操作,找一找、猜一猜哪個是生蛋,哪個是熟蛋。對于這種自主操作活動孩子都會很興奮,也會積極地動腦筋,并且還格外的小心。孩子們有的發現,生蛋熟蛋在顏色上有些不同,生蛋的顏色淡,熟蛋的顏色要深些;還有的孩子說,生蛋外殼摸著滑滑的,熟蛋的殼有些皺皺的;還有的發現,熟蛋感覺暖暖的,生蛋感覺涼涼的;更有的孩子要求把蛋殼剝開看一看;還有個別聰明的孩子拿起雞蛋搖了搖,像發現什么一樣告訴大家,一個蛋里面會動,另一個不會動。其他孩子也跟著搖了搖,興奮地議論起來。
于是,我就借此機會,引導孩子們借助手電筒來區分生與熟。當我拿出準備好的手電筒,孩子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睜大眼睛仔細觀察著蛋,不一會兒就發現生蛋蛋殼里有許多小紅點,而熟蛋沒有。接著,我們又通過滾雞蛋的游戲,發現了熟蛋滾的快,生蛋滾的慢的不同。磕開蛋殼后,孩子直觀的發現生蛋和熟蛋的差別,孩子們還說生蛋更像布丁,可見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很豐富。
整個活動流程經過了觀察-搖搖-看看-滾滾-磕磕-說說層層遞進的引導孩子如何科學正確的區分生蛋和熟蛋。活動下來,我發現孩子們興趣很足,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小小的雞蛋深深的吸引住了孩子們,以至于孩子們意猶未盡的沉浸在探索之中,激發出了孩子們的探索欲和求知欲,通過自主探索操作印象更深,幫助孩子們積累生活的小竅門。
在活動前我考慮到小班孩子可能會發生一些狀況,所以準備多于人數的雞蛋。當然,活動中有幾個孩子把生蛋打破了,對于小班孩子來說規則意識還有待提高,鼓勵孩子大膽探索,讓他們在探索中發現生蛋和熟蛋的不同,肯定鼓勵善于探索發現問題的孩子。
科學活動是一個講究探索發現且有貼近生活的領域,是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讓孩子通過發現實踐去嘗試探索,在活動中支持、鼓勵他們大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習尊重他人的觀點和經驗。為了讓孩子積極參與探究,需要教師盡可能創造孩子探究的條件,在尊重孩子年齡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因人施教,讓他們在自主探究中感受科學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科學的趣味性,使每個孩子都能從探索中獲得滿足與成功,。
對于孩子而言,其實科學無處不在,每天都會發生或出現所做的。在他們的成長之中,孩子都會對周圍世界充滿著好奇與疑問。因此,幼兒科學教育要注重生活一日教育隨機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