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動物職業介紹所》教學反思
本周二的行政聽課日,我執教的語言活動《動物職業介紹所》有幸得到學校領導和同年級組老師的指導,給了我很多建議,我也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和思考: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幼兒參與積極性很重要。在以往的語言教學中,我發現我們班的幼兒主動表達地愿望不夠強、語言表達不夠完整。故事《動物職業介紹所》情節生動,富有童趣。內容上構思新穎,巧妙地把動物的特性與人類的各種職業特征聯系了起來。因此,幼兒在故事情境中學習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在我的鼓勵下,積極思考動物特性與職業的關系,根據特點大膽猜測職業,發散性思維擴大了大家的想象空間,“青蛙可以彈鋼琴,因為他手指很靈活”、“青蛙還可以做嬰兒用品店的工作人員、因為是小蝌蚪的媽媽,懂得照顧孩子”……精彩紛呈的答案讓我眼睛一亮的同時,也不得不欽佩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
2、課前準備要充分,充分考慮課堂的種種可能會讓自己的應對更加從容不迫。在在導入環節,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知道職業是什么意思嗎?”在課前,我就考慮到萬一孩子不明白“職業”的含義,我該如何解決呢?于是,我便想到了從自身實際出發,在幼兒回答不出的時候立刻追問:“那你知道我的職業是什么嗎?”果然,孩子們立刻說出了答案“老師”。于是我立刻進行了總結:“原來,教師是職業的一種哦”。緊接著,我又追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想一想你的爸爸媽媽是什么職業”,孩子們一下說出了“會計、運貨員”等不同的職業類型,對于職業他們也有了準確的定位,原來“職業就是人們所從事的的工作”。這一問題的順利解決,為下面環節的時間分布及鋪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這一環節能夠如此順利,也得益于我課前就思考到了課堂中出現的種種情況,以至于我沒有在現場應對無措。
當然,大家對本次活動的意見和建議讓我充分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
1、雖然我用心執教著本次活動,但由于自身性格等原因,表現能力一直是我薄弱之處。在講述故事環節,我講得不夠生動,導致了語言領域的成份凸顯的不夠,學科特質不夠清晰。
2、教師的目標意識還不夠突出。如原來的目標3“感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的道理”,我只是根據自己對教案的理解,將這一目標在最后一個環節中解決,其實可以在講故事環節中體現,對比原來工作的不合適和現在工作的合適,如青蛙唱歌不好聽,但是它的游泳本領更厲害,來凸顯它的“長處”是游泳。讓小朋友在不知不覺中就感受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
3、課堂不夠靈動,情境性不夠突出。我只是關注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對情境的利用乃至完整設計不夠。王老師的重構意見立刻為本次活動增色不少,也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有了更多的思考。
4、考慮到我班幼兒平時表達完整性并不好,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格外關注幼兒表達時的完整性,因此,過分強調了“因為……所以……”這樣一個句式,處理得有些生硬。
5、在教學中的思考及觀念有待加強。本次活動,孩子的思思維很活躍,在幫動物找工作時答案很多樣,如:在幫龍蝦找工作時想到了剪紙工,理發師等,幫青蛙找工作想到了游泳教練,捕蟲高手,甚至有小朋友想到了育嬰師,但是我在處理時更多的引導孩子到故事里,對幼兒的正面肯定不夠,這說明我的主導意識過于強烈,教學理念還有待較強。
感謝各位老師的精心指導,而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的差距,我將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改進,在反思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