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菜園》教學反思
細節描述:這個星期我上了一節有趣的語言活動《開心菜園》。這是一個充滿趣味的故事,我著重講了蔬菜們的三個比賽片段來進行教學。一是跳繩比賽,二是跑步比賽,三是體操比賽。我主要采用了看圖講述的方式。在這一點上我覺得自己做的還是不錯的,我沒有自己講完,再向幼兒提問,而是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來理解。
在活動中,我是將圖片一張一張出示的,每出示一張就請幼兒來仔細觀察,并說說你看到了。就拿第一張圖片來說,我在請幼兒回答前提了明確的要求,請他們說一說看到了誰,在干什么。所以在看圖講述這個環節,小朋友都說得比較好。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我在提問他們,幫助他們理解整個故事。幼兒都蔬菜的樣子有了了解以后,就會知道他們的樣子是比賽輸贏的關鍵。但是每一幅圖片的出示中間,我沒有很好的銜接起來,所以小朋友知道芹菜和豇豆參加了很多的比賽,卻不知道芹菜和豇豆為什么不停的去找別人比賽。
在活動中我的無效提問也比較多。例如在長豇豆和芹菜輸了比賽時,會不會難過?這下孩子們理所當然都會說會很難過等等。在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的時候,我有幾個問題表達得不明確,如“你們再幫他們加加油吧!”我的要求是讓幼兒使用長語句鼓勵蔬菜。而幼兒則自然地會為蔬菜“加油!”但又不會想到更長的鼓勵語句。使這個環節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評價分析: 在這一次活動中有很多的蔬菜和運動。這要求幼兒在上課前就有一定的生活常識和基本知識。所以前期準備非常重要。小朋友在運動方面做的準備還不錯,都能知道,但是蔬菜方面,我做得還是非常不夠得。致使我將圖片展示出來的時候,小朋友都還分不清或是不認識,比如他們不知道冬瓜和長豇豆,所以在課前準備方面還應該加強。
所思所悟:在活動過程中,我沒有關注到所有幼兒,在編排座位的時候,我將幼兒的座位編排成一個半環形在幼兒回答問題時,也沒有照顧到兩邊的幼兒,中間的幼兒回答得更多,理應機會均等。
在活動過程中,我讓幼兒模仿蔬菜運動時的情節,幼兒在參與時很開心。我覺得在最后教師講故事的環節中,也可以加入幼兒互動的環節,教師講,幼兒表演,使他們能更深刻地記住與理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