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活動《小松鼠的大尾巴》教學反思
語言活動《小松鼠的大尾巴》以贊美小松鼠在四季中幫助別人為主題,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充滿關愛、和諧的帶有散文色彩的美麗畫面。為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在活動開始用猜謎語的方式引出故事的主角,然后以鮮明活潑的小松鼠玩具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吸引住了,接著我將教材中的四幅圖以小松鼠和動物朋友們的合照的形式介紹給幼兒,從孩子們愛照相的角度引出故事的圖片,孩子們學起來更加有興趣了。
在活動的第一環節,我先運用教學圖片。幫助幼兒熟悉故事內容,我主要設計了層遞式的提問,調動了幼兒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活動的第二部分,為了讓幼兒能初步了解松鼠尾巴的作用,我引導孩子看松鼠與動物朋友們的照片(故事圖片),問小朋友: “你覺得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用嗎?”有的說:“可以當降落傘。”有的說:“可以當枕頭。”還有的說:“可以當掃把。”小朋友們討論得很熱烈。我又設計了第二個問題:“那松鼠的尾巴到底有什么用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中是怎么說的?”自然地進入了故事的情節部分。
第二環節在看教學掛圖的過程中,為了讓孩子邊看圖畫邊掌握故事的主要內容,我把其它的畫面先用紙遮住,先讓幼兒觀看春天的畫面部分,然后采取強化記憶的教學方法,逐一出示圖片,每看一幅圖,我就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季節?”“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小松鼠遇見了誰?”“小動物們怎么了?”“小松鼠是怎樣幫助小動物的?”孩子們在老師不斷重復的提問中已經掌握了故事的主要情節。
在接下來的幼兒自主講述故事環節,孩子們的表現也較好,由于前面在看圖的過程中孩子已經掌握了主要的語言,大部分孩子都能較為流利的講述故事。在此基礎上我又遷移到孩子的情感。讓孩子通過對故事的理解,聯系到現實生活中的自己,通過說一說,感受到幫助別人和被人幫助的甜蜜。孩子們都紛紛地談論起來,大多孩子是說自己幫助別人的事情,而作為我又該引導孩子被別人幫助的事情及自己的感受。活動的最后是讓幼兒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跳舞,進一步感受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然后通過這個活動我聯系下面的自主游戲環節,讓幼兒要像故事里的小松鼠一樣學會幫助別人,做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所以游戲中孩子們的表現也令人滿意。
從此,《小松鼠的大尾巴》這張教學掛圖就掛在黑板上,成了每天閱讀區最火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