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對門發生的一件事所想……
前幾天,剛一出門,就碰到對門家的孩子斌斌撅著小嘴不停地嘟囔,出于教師職業的本能我不由停下了腳步,走上前去詢問,才得知原來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小王夫婦倆臨上街前,為了讓五歲的兒子斌斌留在家里,答應給他買一臺小游戲機。可小王夫婦說完這話壓根就沒當回事,回來后自然也沒法兌現承諾了,所以造成斌斌嘟著小嘴巴一個勁地說:“爸爸騙人,媽媽也騙人。”其實,類似小王夫婦這樣的事情是很常見的,很多父母都是想著隨便一說只要暫時孩子聽話就行了,殊不知這樣的說話不算數的后果影響會有多大。
小王夫婦今天的這件事令我想起了曾子殺豬的故事。孔子的學生曾子夫婦,一日要去集市,他的小兒子也嚷著要去。曾子的妻子哄兒子說:“等我們回來給你殺豬吃。”從集市回來,曾子磨刀霍霍。妻子奇怪地問:“何以磨刀?”曾子說:“殺豬給孩子吃。”其妻不以為然地笑道:“對小孩子家何必這么認真呢?”曾子嚴肅地說:“言必行,行必果,教子當如是。”
作為孩子第一任教師的父母,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都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孩子眼里,父母的言行均是模仿的榜樣。但遺憾的是,不少為人父母的似乎對此不甚了。比如,有的家長如同小王夫婦那樣,信口對孩子許諾,事后卻不兌現;有的家長當著孩子的面議論張長李短;有的家長還教孩子撒謊等等。父母的行為舉止,對孩子純潔幼小的心靈是一種熏陶。正因為如此,曾子才不忘妻諾,給孩子殺豬吃。在曾子看來,如果父母講話算數,孩子也必然如此,這對他的品德塑造是非常有益的。“言必行,行必果,教子當如是”。愿我們年輕的家長,能從曾子殺豬的故事中領悟教子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