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我們的朋友》課后反思
本月我們有一個主題活動《動物,我們的朋友》,而《地球招聘清潔工》正是這個主題活動中的一個語言環;顒印
課前準備我通過出示環境污染圖片,讓幼兒知道一些環保的知識,為活動作了課前經驗準備。在這節課里我還分別準備了開心和難過的地球公公各一個,海鷗、鯽魚、烏鴉、禿鷲、蚯蚓的小背景圖各一張。我先出示哭泣難過的地球公公,讓幼兒猜測地球公公為什么難過?給幼兒一個自由講述的機會,為后面的活動做了伏筆。要引起幼兒的興趣,請幼兒猜猜是誰幫地球公公清潔干凈的?接著,傾聽故事。孩子初步接觸故事中動物自我介紹的方式,并學習表達,然后通過再一次的猜測誰會來幫助地球公公清潔衛生,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講述自己的見解,孩子們很喜歡這個故事,興趣都很濃厚。這個故事我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基本句式為“我能……,我來做……的清潔工”,通過各種方式讓幼兒學說集體說、分著說、對話模式。如:第一環節進行師幼互動,小朋友扮演地球公公,幼兒扮清潔工學說;第二環節男孩子扮演地球公公,女孩子扮演鯽魚;多形式的學說使孩子們學的語句都比較扎實。最后討論:還有誰在幫我們地球公公做清潔工,它們是怎樣做的?為了烘托主題,最后還增加了一個活動延伸,從故事到聯系實際,孩子們都知道平常我們就要好好的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環境,不亂扔垃圾、提倡低碳生活等等。我結合了孩子的生活經驗,出示了一張小朋友、保育員在打掃衛生的圖片和一張植物的圖片,增強了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大家都能認真傾聽故事,理解了故事內容。
不足之處:這節課選材是適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內容豐富有趣,幼兒也能主動去講、說、討論。但課前的準備工作太少,幼兒的知識面太窄,也沒有討論出預期的效果。有些像以往的灌述,形成老師講,學生聽的小學生課堂,幼兒自由探索的少。出示圖片時教師可以讓幼兒自己根據生活經驗觀察圖片打開思維,了解動物的習性,教師再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提問。但教師的知識也要豐富,要通過網絡學習一些動物的由來、動物的本領習性,以及地球的組成有海洋、陸地、草原等。通過活動,孩子們了解了故事中動物對地球的環境清潔工作,以及清潔方式。但對于故事外其它動物地球清潔能力教授的不太多。在活動中,當有一個小朋友說“我們小朋友也有本領的”我沒有加以引導。對于地球圖片,教師應該用顏色分明的色塊來表示海洋、陸地、草原,讓幼兒有一個直觀的感受。
通過這樣一次師徒面對面的指導活動,讓我再一次認識了自己在教育教學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我將積極吸取經驗,采取師傅和同事提出的寶貴意見,讓自己得到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