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活動《城里最漂亮的巨人》課后反思
一、活動來源 本次活動的素材是繪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這個繪本講述的是巨人用自己身上的物品來幫助小動物們解決困難,在故事幽默滑稽的外表下,我想到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幫助別人是幼兒經常會經歷的,但是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是否需要主動、是否需要堅持、是否需要勇敢、是否需要思考。有可能孩子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具備了以上的品質,但是幼兒本身不知道幫助別人時應該如何更好地幫助別人。二、活動環節的設計 如果這是節語言活動,我則把重心放在看和講。但是我把本次活動設計為社會活動,因此我重心放在了體會。體會幫助別人時應該注意什么,這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講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在前些日子,我上了一次大班社會活動《勇敢》,其中的理念和我本次設計的活動理念是相一致。我們一直要求孩子們要幫助別人,但是在遇到困難時,我們的小朋友是不是很好地解決問題呢?本次活動的環節還是依托繪本展開的,第一環節是長頸鹿,引出幫助的主動性;第二環節通過孩子們的觀察,說一說巨人如何幫助小動物,引出幫助的堅持性、思考性。第三環節重點放在幫助是相互的,可以你幫幫我,可以我幫幫你,從而引出感謝別人的幫助,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三、教師的提問 本次活動師幼互動是否有效,關鍵還是老師的提問。在活動設計的初期,幫助是一件抽象的事情,幫助既是動詞又可以作為名詞。所以在語言的表述和提問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教師不能很自然地總結小朋友的回應;其次活動的一些提問過于深奧,小朋友們的理解能力跟不上。正因為提問的繁瑣,導致了活動中有些冷場,幼兒也只是一味地在說自己幫助別人的事情。最后一個環節是聯系生活實際。由于前面花費的時間過多,因此這個環節大多數都是由我來講述。四、建議措施(一)教師的提問:教師的提問還有待精煉。(二)歸納提升:能夠及時回應幼兒,總結歸納幼兒的回應。(三)活動中時間的把握。(四)學習關于社會活動中師幼如何有效的互動,如何讓幼兒自然地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