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消氣商店》活動反思
開始部分,用鞭炮聲導入想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但是個別幼兒好像一直沉浸在鞭炮聲中聊起來了,可能影響到接下去的聽課。所以我想可能用談話引入比較好,讓幼兒回憶自己生氣的原因,然后慢慢引出消氣商店,進入主題。
第二個環節我設計的是讓幼兒幫助動物們消氣。但這個環節上下來,我覺得自己講得太多了,側重于講故事,偏離了社會領域的主旨。“消氣商店”是社會領域的,社會領域注重的是讓幼兒去感受和體驗,而我一直側重在講故事,提問式的形式過于呆板,幼兒有些感到無聊就沒有認真聽,所以后來紀律有些差。在幫熊大哥消氣的部分,我提問幼兒熊大哥的心情怎么樣?幼兒大都認為是難過、傷心。我就沒有指出難過、傷心和生氣的涵義是不一樣的,就順著幼兒的意思說下去了。一開始幼兒對于生氣和消氣可能理解上有偏差,應該讓幼兒學學熊大哥生氣的樣子,感受一下生氣的情緒。在小狐貍幫熊大哥消氣后,讓幼兒做出自己開心的樣子。讓幼兒體驗這樣一個從生氣到解氣再到消氣的過程更能領會消氣的涵義。然后在幫鵝小姐和小老鼠解氣的部分,幼兒已經有了基礎認識就相對簡單,這個部分可以讓幼兒自己多說一說。這整個環節中多讓幼兒體驗,學一學,做一做,加入一些音樂更加活躍氣氛,提高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第三部分,我設計的是讓幼兒說一說平時生氣有什么好方法來讓自己開心。幼兒的參與性很高,想了好多好辦法。其中有幼兒說道喝水、吃飯、吃零食,我沒有對此做出回應。當小朋友說道喝水時,我應該做一下擴充,小朋友生氣的時候肚子里有一包火,喝水能把肚子里的火撲滅,這樣就不生氣了。還有吃飯和吃零食可以歸為一類,但要提醒小朋友不能吃太多,吃一點就會感到開心了。
整個活動中,我感覺我上課還是很有激情的,聲音也比較大,環節中的一些內容也能跟幼兒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在課堂紀律的調控上還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