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活動《馬路上的車輛》課后反思
社會活動《馬路上的車輛》的目標為
1.知道馬路上常見的幾種車輛名稱,了解常見車輛的用途。
2.能自覺聽從交警的指揮,不亂穿馬路。在活動中孩子們都很積極,對于我提出的“馬路上有什么車輛?”展開了談話活動,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講出了很多車子的種類,基本上ppt上有的車子孩子們都講到了,還講到了一些ppt上沒有的,對于車輛的用途大部分孩子能說出來。在怎樣安全過馬路的環節,孩子們知道了要先看有沒有車,再看紅綠燈,然后從人行道上穿過馬路。目標基本達成,整個活動中孩子們也很積極地參與談話。但是活動中對于我本身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我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反思:
一、前期準備不足。
在上課前我沒有把每種車子的用途和種類進行歸類和梳理,導致有孩子說馬路上還有挖土機,我卻否定了孩子的說法,我說挖土機只在工地上的,其實它也在馬路上開過。還例如孩子們講到救護車時,我卻將救護車的電話120失誤說成了119,這些都是前期準備的不夠充分所造成的,我應該將每種車子孩子們可能會回答的情況都作一個猜想,這樣就不會出現以上這些失誤了。
二、針對性引導不夠。
在孩子們講到警車時,我問了警車的用途,很多孩子都說是抓壞人的,但是壞人對于孩子來說太遙遠了,其實我們可以從身邊的例子舉例告訴孩子們警察的作用。例如:和爸爸媽媽出去玩,走失了,迷路了,我們就可以找警察叔叔。還有若孩子被爸爸媽媽關在了屋子里,出不去,如果屋子里有電話我們可以打110報警讓警察叔叔來救我們,可以防止孩子一著急跳窗的事件。
孩子們還講到了出租車,我將上出租車的一個流程和孩子們一起交流探討了,但是卻忘記告訴孩子們你招手的時候出租車在怎樣的情況下會停下來呢?可以告訴孩子們看前面的紅燈牌,紅燈牌亮就說明能上車,這樣也是給孩子一個經驗的提升。應該想得周全一點,及時抓住一個點展開。
三、幼兒主導性不夠。
在我問馬路上這么多車輛都要聽誰的指揮呀?孩子們都說不出來,其實我應該先問馬路上那么多得能亂開嗎?為什么?那它們是怎么開的?都要遵守交通規則,在繁忙的時候我們的警察叔叔也會來幫忙。這樣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導性,孩子們就能自己去發現馬路上的交通規則。另外自行車和電瓶車所走的道路除了有欄桿攔住,在沒有欄桿的情況下我們會有一個圖標,告訴你哪里是開電瓶車和自行車的,但是我在講的過程中忽視了這點。
四、可以采用動靜結合的方法。
由于這節課是以談話活動為主,都是靜得活動,在活動的最后我們可以采用一個小游戲,讓孩子們來做小汽車,一起在馬路上開開小汽車,記得看好紅綠燈。這樣可以防止一些坐不住的孩子,也可以讓孩子們去感受一下馬路上開車時的交通規則。比起活動中原本的念兒歌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