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灰先生》教學反思
是一節很有趣、幽默的語言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本活動的設計分五個環節: 1.感知灰灰先生的臟。出示灰灰先生臟臟的形象,引導幼兒從灰灰先生的身上、臉上和衣服上說說灰灰先生臟。2.灰灰先生的家臟,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到因為家里亂七八糟的,因此他的朋友都不愿意來玩。3.吸塵器打掃。情境模擬,激發幼兒對清理臟東西產生濃厚的興趣。4.去灰灰先生家里做客。感知“干凈”。5.給灰灰先生改名字。 本來這應該是很活躍的一堂語言課,但由于我備課不夠充分,前面兩個環節都無法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下次注意。但整節課下來孩子們也了解了這個故事,從灰灰先生臟臟的形象到干凈的灰灰先生的轉變,知道了要講衛生,愛干凈,只有愛干凈才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在上語言活動《好餓的毛毛蟲》時,突然嘟嘟舉手回答說:“張老師,我覺得這個水果不像梨,那個水果也不像橘子。”于是我重新看了一下我準備的繪本ppt。的確,圖片中的梨的顏色不是黃色,而是一半黑色一半土黃色,而橘子畫的像雞蛋一樣,為了把課上下去,我故意裝作鎮定說:“因為這些水果已經在毛毛蟲的肚子里,我們把它們放大了就變成這樣了哦。孩子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從這件事情上我反思自己在課前的準備不夠充分,我只是簡單把繪本的ppt下載下來,而沒有仔細看里面的內容到底是如何,如果在課前我先自己把把關,那么在上課的時候就不會出現嘟嘟這樣的情況,所以課前的準備是非常重要,我們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而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