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蒙氏工作中培養孩子的耐心
案例背景:
琳琳今天選擇的是“金屬嵌板”的工作,在我和她一起復習了金屬嵌板的名稱之后,她便開始了拓印金屬嵌板的工作。只見琳琳將金屬嵌板依次從嵌板中取出,比較認真的放在了紙上。但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卻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琳琳東張西望的去取水彩筆了,她的目光從身邊的一個小朋友身邊掃過,雖然只有短短的路程,平時頂多20秒鐘,她卻用了1分鐘。放下水彩筆坐下來,琳琳準備拓印畫了,可明明是要用彩色筆來描畫,她卻站起來說“我的鉛筆不見了”。于是,她走到了第一組、第二組,把小朋友的工作全都看了一個遍,也沒有找到她所謂的鉛筆。這下,她才開始做工作。在她工作的40分鐘里,她共碰掉了旁邊陽陽的彩色圓柱體3次,注意力一直在分散,顯出了相當不集中的工作態度。 案例分析: 琳琳最近選工作總是顯得沒有耐心,不能堅持把自己的一份工作做好。今天她的表現,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天前她選擇的一份按規律排序的工作,當時也是琳琳自己選擇的這份工作,但選到后,她并沒有因為這是自己所選擇的工作而認真去做,她同樣是在東張西望,不安心于自己的工作,不是堅持按規律排序,而是隨心所欲的將物卡擺到卡紙上,對我的指導也聽不進去,還影響別人的專心工作。這兩次相隔不遠的類似情景,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發現,最近琳琳在選擇了自己的工作之后,總要起來瀏覽一下其她小朋友的工作。我分析,也許她在看別的小朋友的工作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如果有,她便會確定下次它所選擇的工作內容。但當她真正選到自己預定的工作時,如果這份工作對她來說有挑戰性,她便會比較安靜的做下來,比如:日常剪的工作、數學塞根板的工作等,一旦這份工作對她來說沒有挑戰性的時候,她便會出現以上那個所描述的行為與表現:不安于自己的工作,甚至去影響別人的工作。 對應策略: 琳琳的表現引發了我的思考,因為她有些“不同尋常”的行為。于是我翻開了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在書中找到了一些啟示“如果兒童沒能在有助于她發展的活動中找到刺激,那她就完全會只是簡單的被物品的外形所吸引,渴望擁有它們。拿到某種東西是容易的,它并不需要知識和愛。兒童的心理能量由此被轉移了。”這是蒙臺梭利對“占有欲”一節的論述,我覺得,琳琳目前就出現了這種狀況。看到別人的工作,她的心里會產生一種想占有的欲望,到了選擇工作的時候,這種欲望得到了滿足,所以她會無所謂,因為并不是每次工作都充滿了挑戰。針對琳琳近期的表現,我覺得調整琳琳的心態是改變她的行為的一個重要方面,而老師的正確引導則是更為重要的方面。 我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 1.不管琳琳每次工作的狀態如何,我都要肯定她的工作,肯定她選的工作和她在工作中的某一個優點,從而讓琳琳知道每次她選擇的工作,老師都會注意,她都會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這份工作對她來說非常合適; 2.增加在琳琳身邊的指導次數,對她的工作多關注,讓她知道老師很關心她的工作并會幫助她來做更有趣的工作; 3.適當的時候,可以建議琳琳選擇一些自己“最近發展區”的工作,幫助她不盲目的因單純羨慕別人做的工作而選擇與別人相同的工作; 4.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在幼兒中建立琳琳的自信。這個年齡的幼兒,羨慕并想“占有”的行為是很正常的。作為老師,只要發現問題之后從幼兒的心理出發,在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尊重幼兒的選擇的前提下,適時地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向與工作方法還是有必要的。在實施措施的過程中,我會堅持正面引導,相信琳琳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