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插秧》課后反思
今天這堂課最主要的是直觀,老師直觀的畫面讓孩子們很快地現(xiàn)解了插秧,插在“青山、綠樹、藍天、白云”等,孩子們還能想出更多的景色。幼兒的思維特點就是直觀為主,由于孩子對于插秧的經(jīng)驗可以說是零,但有部分孩子看見過插秧,因此,直觀的畫面會調(diào)動幼兒以往的經(jīng)驗,讓他們來理解水田、插秧等。今天后半段的學習并不困難。游戲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單一的學習歌曲總是那么漫不經(jīng)心、云里霧里。但是當游戲來時,他們就會很投入。“我的鏡子在哪里”孩子們轉換很快,扮演游戲時,有些孩子剛開始也有些乘機發(fā)瘋的跡象,我及時表揚扮演得好的孩子。榜樣的作用激勵孩子們也跟著學好,部分乘機搗亂的孩子就壓抑自己的興奮。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扮演農(nóng)民,孩子們做鏡子里的東西,他們很感興趣,今天游戲前的規(guī)則交代也幫助他們靜下心來表演,并認認真真說兒歌了。最后的自由表達,更是給了孩子們廣闊的空間,他們可以自由馳騁,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每次教授歌曲時,由于孩子的形象直觀的記憶反思和思維方式,所以幾遍歌曲下來,他們還是記不住歌詞或者記錯順序。簡單的繪畫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記憶,我并沒有把歌曲中代表性的物體繪畫出來,而是通過孩子自己商量討論我們用什么簡單的畫面來表示歌詞。這樣的課堂是靈動的、變化著的,孩子們也是最感興趣的,如果我事先畫好關于這首兒歌的掛圖,只能拘泥于那幾樣東西,卻不能及時畫出孩子們說的內(nèi)容,那就顯得呆板了,而且孩子們的自尊自信也無法在課堂中體驗到,他們也會失去再表達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