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繪畫活動《快樂的魚兒》案例分析(精選6篇)
中班繪畫活動《快樂的魚兒》案例分析 篇1
一、活動背景
《綱要》指出: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讓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從而使幼兒體驗到以自己獨特的個性化的方式感受美、表現美和創作美的自由和快樂。為此,我認為:我們要沖破傳統“依樣畫葫蘆”的寫實樊籬,就要大膽“放手”,要讓小孩子由“學著畫”轉變為“畫著學”,讓小孩子在自由表達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發展他們的良好個性,提高他們的表現能力。
然而,單純的“放手”是不是真能發揮小孩子更多的主動性,激活小孩子更大的創造性呢?是不是“放手”了小孩子就真能表現出自己富有個性的獨特的作品呢?在教學實踐中我還是感到許多困惑。
二、案例描述
那天,我開展了一節主題意愿畫:《快樂的魚兒》;顒娱_始,我引導幼兒回憶有關魚兒的經驗:你們看到過魚兒嗎?你看到的魚兒長得怎么樣?小孩子們紛紛舉手回答:橢圓形的身體,身上有魚鱗,有小尾巴,還有一些小孩子講了魚兒的一些更為細微的特征如魚鰭、眼睛等。我再次引導:故事中魚兒做了哪些好事?(早上老師講過有關魚兒的故事)除了這些,魚兒還會幫小動物做哪些事呢?幫助烏龜找到媽媽、幫小蝦找食物吃等等,看得出小孩子思維很活躍活動也很投入。于是我提出要求:魚兒為大伙做了那么多好事,大伙都很感激它,于是它們想請小朋友幫忙給做好事的魚兒畫張像。接著我就“放手”讓小孩子自由表現,大膽發揮了?蛇@時我注意到有很大一部分小孩子的興趣似乎變了,一些小孩子拿著筆好像無從下手,一些小孩子干脆四處觀望,我走到正在左右張望的林海濱身邊鼓勵他:海濱,加油畫呀!可那他卻搖搖頭說:老師,我不知道畫什么。我沒有預料會出現這種情景,我一再地給那些小孩子鼓勁:試著畫畫看,畫錯了也沒關系;你們剛 才是怎么想的就可以怎么畫呀;可還是有幾個小孩子顯露出茫然的樣子,于是我就一一走到他們身邊引導提示:你覺得魚兒會做哪些好事呀?對呀,那你就可以畫魚兒幫烏龜找到媽媽的情景呀,你可以畫魚兒幫小蝦找食物呀。在小孩子作畫時,我走了一圈,發現很少有小孩子表現剛才所表達的生動情節,也很少有獨特富有個性的作品,有近三十個小孩子的畫沒有什么情節。而后,我在讓小孩子交流了“快樂的魚兒在干什么”后匆匆地結束了活動。
“為什么小孩子有那么豐富的經驗而不能充分表達?為什么我‘放手’給小孩子創造的自由而小孩子的作品是那樣的缺少個性?我突然覺得很沮喪。要怎樣讓孩子的畫即豐富又有個性。
三、案例分析
本次活動我完全摒棄了傳統的美術教學,走進了“放手讓幼兒發揮創作”的誤區。要知道“放手”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如果盲目的追從華而不實,一味追求標新立異,或過分拘泥于既成模式,美術活動中教師的支持便失去了有效性。
1、從“按部就班”到“標新立異”,活動的內容選擇缺乏循序漸進
傳統美術活動內容,一般按造型技法的難易程度,由簡單形象入手,進行由易到難、教師按部就班的上美術課,重在培養技能。新《綱要》提出:“要提供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因此本次活動我摒棄了傳統觀念,開始大膽的放手。以回憶的形式讓幼兒構造快樂魚兒的畫面,缺乏讓幼兒直觀觀察畫面的步驟,在還未擁有多種表征方式經驗時,如何有個性的創造。當我們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時,教師的支持是無效的,這些看似很符合“綱要”精神的活動就成了華而不實的空架子了。教師在活動把握上對孩子支持缺乏循序漸進,失去了有效性。
2、從“模仿重復”到“想象發揮”,美術創作中過分忽視技能的作用
曾有比較長時間,我們認為傳統美術教學活動中幼兒依著葫蘆畫瓢,缺少真情實感,如果沒有葫蘆,幼兒就畫不出瓢來。培養出的都是一些技能型、模仿型、重復型的小大人,一味地模仿成人的畫或生搬硬套,缺乏創造性。因此在本次美術活動中技能的支持上我開始放手了,我開始重視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想象力。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在教學過程中再不重視技能傳授,使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學不到實際的東西。培養創造性、想象力、表現力固然重要,但培養幼兒相應的美術技能不容忽視。因為孩子心中所思、所想、所創造正是通過美術基本技能這個表現手段來體現的,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教師對幼兒技能支持多少,怎樣的支持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去探討。
3、從教師“滿堂灌”到幼兒“大膽說”,美術活動中教師語言缺乏推進性
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認識到活動中教師語言的魅力。杜絕了幼兒被動地跟著教師從一個環節到下一環節,能完成教師預定的計劃的“滿堂灌”的現象。鼓勵幼兒大膽說,以為教師有效地支持就是讓幼兒多說,活動熱鬧就可以了,教師說什么不重要。本次美術活動中,我對自己的語言開始“放手”了。我的提問不扣主題,提問面窄,并提一些無實際意義的齊問齊答和暗含答案的封閉式問題的話。幼兒的“大膽說”就只能變成被動地接受一套死搬的表現方法,作品表現也只會是千篇一律,這不僅壓抑了幼兒的創造欲望,而且阻礙了幼兒思維的發展。在老師努力避免“美不美,喜不喜歡”等無效的語言充斥課堂抽時,我們往往忽視了語言的推進性與提升。
四、案例反思
《綱要》在藝術領域的內容要求及指導要點中就明確指出:“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 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此基礎上,能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薄霸谥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彼伎歼@個案例,我獲得以下啟示: 轉貼于 中國論文下載 首先,在繪畫教學中,我們提倡“放手”,也推崇“出手”!胺攀帧笔侵附o幼兒應有的自主權,為幼兒提供寬松自由的環境和心理氛圍,尊重幼兒個性化的藝術表現天賦和表現方式,放手讓小孩子想像和創造。但放手并不是放棄老師的指導,否則幼兒在自主表現中常常會出現茫然或處于困境,正如本案例中的小孩子無法游刃有余地表達各種不同姿態的魚兒一樣,如果長此以往,幼兒的作品就會依賴于原型符號的自然呈現,那么對小孩子的發展就起著延誤的作用。
其次,教師的“出手”要把握好時機。也就是在幼兒認知發生沖突的關鍵時刻,教師就要對小孩子的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宜的指導。給小孩子學習表現動態魚兒提供“支架”,適時適當地使教學處于了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
最后,我們認為:老師的“出手”并不是簡單告知給小孩子正確的問題解決方法或者直接灌輸某種特定的技能,如給小孩子示范怎樣畫快樂的魚兒,而忽視和抑制幼兒在繪畫活動中自己動手、動腦探究的愿望和發現學習的機會,使活動過程演變為幼兒單純練習技能的教學情境;而是盡可能地通過教師捕捉活動中的最佳問題情境、投入相關材料,設置系列問題、提醒幼兒回憶相關經驗、引導 幼兒改造已有經驗、將幼兒已經勝任的具體問題概括化等方式,給幼兒的學習“搭架”,讓幼兒學會積極主動、獨立自主、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學習相應能力。這樣的“出手”才能真正有效地支架小孩子的“學”,才能有效地促使小孩子的個性化的發展。
“放手”并不是放棄教師恰當的指導,“出手”也并非是給小孩子一個直接的答案。我們要“放手”的是單純重視技能和追求結果,在必要時,找準介入點,把握好最佳時機,以最適宜的方式,果斷地“出手”吧!
中班繪畫活動《快樂的魚兒》案例分析 篇2
曾經有文章從心理學角度這樣解釋有效提問,提出的問題能使人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又驅使個體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從教育學角度解釋教師的有效性提問,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教學活動中,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提問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性,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的欲望,有助于進一步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提問。
今天我將結合中班美術活動《快樂的魚兒》中的問題與反饋來進行反思。
教師的有效提問必須緊扣目標重點,該活動的目標為:1、能用線條和色彩表現出不同魚的基本特征(即有魚頭、魚身、魚尾、魚鰭、魚眼、魚嘴等);2、嘗試用水草、水泡等表現海底世界。其重點就是幼兒能表現魚的基本特征。
在活動過程中,第一個環節是欣賞各種各樣的魚,觀察記錄魚的特征。出示各種魚的圖片,要求:請你選擇一種魚,仔細觀察這種魚的特征,并且用筆在紙上記錄下來。有的幼兒觀察仔細記錄了魚的基本特征,有的幼兒觀察到了魚的局部特征,甚至有的幼兒只是記錄了一個圓圈說是魚的身體。提問:你觀察記錄到的魚是什么樣子的?(該問題讓幼兒觀察、記錄基礎上進行講述,具有計劃性,為下一步做鋪墊。)繼續提問:這些魚都有哪些共同的地方?教師在幼兒交流基礎上小結:魚都有頭、身體、尾巴、鰭、眼睛、嘴巴。(該反饋是幫助幼兒更清楚地認識到魚的基本特征。)繼續提問:這些魚又有什么不同?教師在幼兒交流基礎上小結:身體有大有小,有長有短,尾巴的形狀,顏色等都不一樣呢。
第二個環節是學畫“快樂的魚兒”。提問:誰愿意上來畫一畫快樂的魚兒?其他小朋友看看他是怎樣畫的?(照顧到幼兒的“點”與“面”。)提問:他畫的怎么樣?教師可以通過引答等方式引導幼兒清楚魚的基本特征,知道要畫在紙的當中,魚畫的大一些。繼續提問:你想畫的魚是什么樣子的?和你邊上的同伴說一說。教師走入幼兒當中傾聽,適當進行指導。
第三個環節幼兒自主繪畫。要求:請小朋友在紙上當中畫一畫快樂的魚兒,涂上漂亮的顏色,畫好以后可以想一想魚兒在哪里游戲,添畫上一些簡單的背景。幼兒繪畫,教師巡視,指導。
第四個環節欣賞、評價。提問:你喜歡哪一幅畫,為什么?或者它好在哪里?引導幼兒在已有欣賞水平上結合魚的特征、色彩、背景進行欣賞點評。
以上的提問與反饋是我在原有教案基礎上進行反思與調整的結果,也在具體案例中體現出我對提問與反饋的一些認識,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有人說:“提問提得好,就像一顆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水面,能激起幼兒思維的浪花!痹鯓佑行У奶釂柵c反饋是我將不斷學習的方向。
中班繪畫活動《快樂的魚兒》案例分析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海洋中常見的幾種形態、大小、顏色的魚,大概了解魚的基本特征。
2、能用線條和色彩表現出不同魚的基本特征。
3、喜歡魚,并能向同伴講訴自己的作品!
教學重點:
學會用線條的變化畫出各種各樣的魚!
教學難點:
了解魚的外形特征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大膽表述自己喜歡的魚并進行繪畫,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海底世界魚類視頻
2、白紙、鉛筆、記號筆、油畫棒
3、教室布置成海底世界
4、教師示范畫“海底世界里的魚”
5、音樂《水族館》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育理論依據:
本節課的選取,因為魚兒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在幼兒的腦海里魚兒是他們熟悉和喜歡表現、模仿的對象,一日游戲中,幼兒經常會模仿魚兒做游戲,也比較喜歡參與。因此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參觀海底世界調動幼兒對于海洋、魚類的認識,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掌握魚的基本特征:魚兒都有頭、身體、尾、鰭。并學習用簡單的線條、圖形、色彩和各種圖案來裝飾魚寶寶,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繪畫出與眾不同的魚兒,能用鮮艷的顏色進行涂色,從而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觀看視頻,激發幼兒認識海底世界的興趣。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非常好看的海洋動畫片,你們想不想看呢?(想)
—視頻看完了,誰能來告訴我,你看到哪些魚呢? (幼兒自由交流回答,如:熱帶魚、鯊魚、鯨魚、金魚、劍魚、比目魚、珍珠魚、帶魚、五色魚等)
二、觀看范畫,引導幼兒欣賞、討論并認識幾種常見的魚!
—海底世界里的魚兒可真多呀!你們想不想給魚兒拍照片呢?(想)
—今天,我們要去海底世界給魚兒拍照片,小朋友看看海底世界都有哪些魚兒?
—咦,我們來到了哪里?(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里漂亮嗎?(漂亮)
—你們看看海底世界里都有哪些魚兒呢?
—誰來說一說,你看到了哪些魚兒?
。釒~、鯊魚、鯨魚、比目魚等等)
—魚寶寶的身體一樣嗎?(不一樣)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幼兒討論,如:頭、身體的形狀)
小結:魚寶寶都有頭、身體、尾、鰭!
2、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發現每種魚都有不同的特征,由不一樣的線條或圖形組成!
—這些魚長得一樣嗎?(不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請你和好朋友之間互相說一說。(幼兒討論:觀察魚的形狀,回答魚身上的花紋有什么不同,如:直線、弧線、三角形、圓形等)
—誰愿意來說一說?這些魚兒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呢?
—幼:不一樣,熱帶魚的身體是三角形,它的身上有許多漂亮的花紋。而鯊魚的身體是橢圓形。
—幼:不一樣,帶魚的身體是細長形的,而珍珠魚的身體是胖胖的等!
—幼:不一樣,它們這些魚都不能變色,只有五色魚會變出漂亮的顏色,真奇怪!
—幼:熱帶魚身上的花紋是由一條一條直線組成的,而比目魚身上的花紋是一個一個圓形組成的,所以它們不一樣!
小結:海底世界里的魚真多呀!每一種魚都有自己的特征,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圓有的細長,有的身上有刺,有的有美麗的花紋,還有的魚會變色,甚至連游泳的方式也不一樣!真是有趣極了。
三、幼兒創造性地繪畫!
1、教師提出要求:
—你們最喜歡哪條魚?最想給哪條魚拍照片?為什么?
—幼:我喜歡熱帶魚,因為它身上穿了五顏六色的衣服,很漂亮!
—幼:我喜歡鯊魚,因為它很兇猛,很厲害!
—幼:我喜歡五色魚,因為它會變色,和其它魚兒有不一樣的特征。
—你們說的都很好!現在,請小朋友們要仔細看了,看看你想拍照的魚兒長得什么樣?怎么樣才能把它拍得更漂亮?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啟發引導
—讓我們一起用神奇的畫筆來給它們拍一張漂亮的照片吧!
。1)、先畫出自己喜歡的魚的形狀,要畫滿整張畫紙!
—請你說一說自己畫的哪一條魚?它是什么形狀的?怎樣才能把它畫得漂亮一點呢?
。2)、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花紋裝飾魚,并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
—你想用怎樣的線條和圖案來裝飾魚寶寶的身體呢?
。3)、幫助能力弱的幼兒用不同花紋進行裝飾!
—照片要畫大一些,顏色要涂得均勻鮮艷,那樣才會更漂亮!
—有問題的寶寶,可以舉手告訴老師!
。4)、啟發能力強的幼兒多畫幾條不同的魚!
—畫完得寶寶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多畫幾條漂亮不同的魚兒。
四、展示作品
—你們,照得照片真漂亮,請把你們的照片放到水晶宮里,讓大家一起來欣賞吧!
—請你和好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拍得魚寶寶!
—看一看你最喜歡誰給魚兒拍的照片?為什么?
小結:今天,小朋友都給自己喜歡的魚寶寶拍了許多漂亮的照片,并且把魚寶寶身上的花紋、線條、顏色都拍得非常清晰漂亮。真棒!
五、結束部分:
—讓我們也做一條快樂的魚兒吧!請在教室里找到你喜歡的魚兒手拉手一起盡情的暢游水晶宮吧!
延伸:區域時間可以在《小巧手》游戲區中自選材料進行創作(如:橡皮泥、剪刀、彩紙、糨糊、水彩筆等等)
課后評析:幼兒對于本節課的內容比較喜歡、感興趣,創作出的作品比較整潔、干凈、漂亮。不足之處,教師語言的表述還不夠嚴謹和規范,活動中對于個別幼兒的提問和回答沒有做到及時的引導,希望在以后的課堂上多注意,及時改正。
專家點評: 教師利用豐富的海底世界魚類視頻,豐富孩子的視野,運用簡單的線條與豐富的色彩來表現出各種形態的魚!
中班繪畫活動《快樂的魚兒》案例分析 篇4
剛接觸一段音樂,我們總能靜下來傾聽,聽后我們能辨別出音樂的一些特質,它是歡快的或者是優美的或者是悲傷的等等。在美術活動中,我覺得同樣需要“藝術欣賞能力”的培養。著名文學家朱自清曾說:“欣賞是情感的操練,可以增加情感的廣度、深度!毙蕾p能開闊孩子的視野,陶冶孩子的情操。
今天的活動中,我利用3分鐘的時間,讓孩子欣賞了海底世界的視頻,孩子們通過欣賞,了解海底中有各種各樣的魚,如熱帶魚、鯊魚、鯨魚、金魚、劍魚、比目魚、珍珠魚、帶魚、五色魚等,知道每一種魚都有自己的特征,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圓有的細長,有的身上有刺,有的有美麗的花紋,還有的魚會變色,甚至連游泳的方式也不一樣。在課前,我本來以為孩子不太了解那么多的魚類,但是在活動中,我還是為現代孩子所掌握的知識而折服。
從今天孩子們呈現的作品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課前的大量準備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課前三分鐘欣賞”,讓孩子試著欣賞美術活動中的動物、人數、建筑物以及畫家的作品,欣賞之后說說你想怎么畫,你想在畫中表達什么等,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中班繪畫活動《快樂的魚兒》案例分析 篇5
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海洋中常見的幾種形態、大小、顏色的魚,大概了解魚的基本特征。
2、能用線條和色彩表現出不同魚的基本特征。
3、喜歡魚,并能向同伴講訴自己的作品。
教學重點:學會用線條的變化畫出各種各樣的魚。
教學難點:了解魚的外形特征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大膽表述自己喜歡的魚并進行繪畫,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海底世界魚類視頻
2、白紙、鉛筆、記號筆、油畫棒
3、教室布置成海底世界
4、教師示范畫“海底世界里的魚”
5、音樂《水族館》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育理論依據:
本節課的選取,因為魚兒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在幼兒的腦海里魚兒是他們熟悉和喜歡表現、模仿的對象,一日游戲中,幼兒經常會模仿魚兒做游戲,也比較喜歡參與。因此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參觀海底世界調動幼兒對于海洋、魚類的認識,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掌握魚的基本特征:魚兒都有頭、身體、尾、鰭。并學習用簡單的線條、圖形、色彩和各種圖案來裝飾魚寶寶,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繪畫出與眾不同的魚兒,能用鮮艷的顏色進行涂色,從而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觀看視頻,激發幼兒認識海底世界的興趣。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非常好看的海洋動畫片,你們想不想看呢?(想)
視頻看完了,誰能來告訴我,你看到哪些魚呢? (幼兒自由交流回答,如:熱帶魚、鯊魚、鯨魚、金魚、劍魚、比目魚、珍珠魚、帶魚、五色魚等)
二、觀看范畫,引導幼兒欣賞、討論并認識幾種常見的魚。
海底世界里的魚兒可真多呀!你們想不想給魚兒拍照片呢?(想)
今天,我們要去海底世界給魚兒拍照片,小朋友看看海底世界都有哪些魚兒?
咦,我們來到了哪里?(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里漂亮嗎?(漂亮)
你們看看海底世界里都有哪些魚兒呢?
誰來說一說,你看到了哪些魚兒?
(熱帶魚、鯊魚、鯨魚、比目魚等等)
魚寶寶的身體一樣嗎?(不一樣)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幼兒討論,如:頭、身體的形狀)
小結:魚寶寶都有頭、身體、尾、鰭。
2、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發現每種魚都有不同的特征,由不一樣的線條或圖形組成。
這些魚長得一樣嗎?(不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請你和好朋友之間互相說一說。(幼兒討論:觀察魚的形狀,回答魚身上的花紋有什么不同,如:直線、弧線、三角形、圓形等)
誰愿意來說一說?這些魚兒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呢?
幼:不一樣,熱帶魚的身體是三角形,它的身上有許多漂亮的花紋。而鯊魚的身體是橢圓形。
幼:不一樣,帶魚的身體是細長形的,而珍珠魚的身體是胖胖的等。
幼:不一樣,它們這些魚都不能變色,只有五色魚會變出漂亮的顏色,真奇怪。
幼:熱帶魚身上的花紋是由一條一條直線組成的,而比目魚身上的花紋是一個一個圓形組成的,所以它們不一樣。
小結:海底世界里的魚真多呀!每一種魚都有自己的特征,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圓有的細長,有的身上有刺,有的有美麗的花紋,還有的魚會變色,甚至連游泳的方式也不一樣!真是有趣極了。
中班繪畫活動《快樂的魚兒》案例分析 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海洋中常見的幾種形態、大小、顏色的魚,大概了解魚的基本特征。
2、能用線條和色彩表現出不同魚的基本特征。
3、喜歡魚,并能向同伴講訴自己的作品。
教學重點:學會用線條的變化畫出各種各樣的魚。
教學難點:了解魚的外形特征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大膽表述自己喜歡的魚并進行繪畫,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海底世界魚類視頻
2、白紙、鉛筆、記號筆、油畫棒
3、教室布置成海底世界
4、教師示范畫“海底世界里的魚”
5、音樂《水族館》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育理論依據:
本節課的選取,因為魚兒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在幼兒的腦海里魚兒是他們熟悉和喜歡表現、模仿的對象,一日游戲中,幼兒經常會模仿魚兒做游戲,也比較喜歡參與。因此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參觀海底世界調動幼兒對于海洋、魚類的認識,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掌握魚的基本特征:魚兒都有頭、身體、尾、鰭。并學習用簡單的線條、圖形、色彩和各種圖案來裝飾魚寶寶,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繪畫出與眾不同的魚兒,能用鮮艷的顏色進行涂色,從而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觀看視頻,激發幼兒認識海底世界的興趣。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非常好看的海洋動畫片,你們想不想看呢?(想)
視頻看完了,誰能來告訴我,你看到哪些魚呢? (幼兒自由交流回答,如:熱帶魚、鯊魚、鯨魚、金魚、劍魚、比目魚、珍珠魚、帶魚、五色魚等)
二、觀看范畫,引導幼兒欣賞、討論并認識幾種常見的魚。
海底世界里的魚兒可真多呀!你們想不想給魚兒拍照片呢?(想)
今天,我們要去海底世界給魚兒拍照片,小朋友看看海底世界都有哪些魚兒?
咦,我們來到了哪里?(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里漂亮嗎?(漂亮)
你們看看海底世界里都有哪些魚兒呢?
誰來說一說,你看到了哪些魚兒?
(熱帶魚、鯊魚、鯨魚、比目魚等等)
魚寶寶的身體一樣嗎?(不一樣)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幼兒討論,如:頭、身體的形狀)
小結:魚寶寶都有頭、身體、尾、鰭。
2、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發現每種魚都有不同的特征,由不一樣的線條或圖形組成。
這些魚長得一樣嗎?(不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請你和好朋友之間互相說一說。(幼兒討論:觀察魚的形狀,回答魚身上的花紋有什么不同,如:直線、弧線、三角形、圓形等)
誰愿意來說一說?這些魚兒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呢?
幼:不一樣,熱帶魚的身體是三角形,它的身上有許多漂亮的花紋。而鯊魚的身體是橢圓形。
幼:不一樣,帶魚的身體是細長形的,而珍珠魚的身體是胖胖的等。
幼:不一樣,它們這些魚都不能變色,只有五色魚會變出漂亮的顏色,真奇怪。
幼:熱帶魚身上的花紋是由一條一條直線組成的,而比目魚身上的花紋是一個一個圓形組成的,所以它們不一樣。
小結:海底世界里的魚真多呀!每一種魚都有自己的特征,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圓有的細長,有的身上有刺,有的有美麗的花紋,還有的魚會變色,甚至連游泳的方式也不一樣!真是有趣極了。
三、幼兒創造性地繪畫。
1、教師提出要求:
你們最喜歡哪條魚?最想給哪條魚拍照片?為什么?
幼:我喜歡熱帶魚,因為它身上穿了五顏六色的衣服,很漂亮!
幼:我喜歡鯊魚,因為它很兇猛,很厲害!
幼:我喜歡五色魚,因為它會變色,和其它魚兒有不一樣的特征。
你們說的都很好!現在,請小朋友們要仔細看了,看看你想拍照的魚兒長什么樣?怎么樣才能把它拍得更漂亮?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啟發引導
讓我們一起用神奇的畫筆來給它們拍一張漂亮的照片吧!
。1)、先畫出自己喜歡的魚的形狀,要畫滿整張畫紙。
請你說一說自己畫的哪一條魚?它是什么形狀的?怎樣才能把它畫得漂亮一點呢?
(2)、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花紋裝飾魚,并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
你想用怎樣的線條和圖案來裝飾魚寶寶的身體呢?
。3)、幫助能力弱的幼兒用不同花紋進行裝飾。
照片要畫大一些,顏色要涂得均勻鮮艷,那樣才會更漂亮!
有問題的寶寶,可以舉手告訴老師。
(4)、啟發能力強的幼兒多畫幾條不同的魚。
畫完得寶寶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多畫幾條漂亮不同的魚兒! ∷摹⒄故咀髌
你們,照得照片真漂亮,請把你們的照片放到水晶宮里,讓大家一起來欣賞吧!
請你和好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拍得魚寶寶。
看一看你最喜歡誰給魚兒拍的照片?為什么?
小結:今天,小朋友都給自己喜歡的魚寶寶拍了許多漂亮的照片,并且把魚寶寶身上的花紋、線條、顏色都拍得非常清晰漂亮。真棒!
五、結束部分:
讓我們也做一條快樂的魚兒吧!請在教室里找到你喜歡的魚兒手拉手一起盡情的暢游水晶宮吧!
延伸:區域時間可以在《小巧手》游戲區中自選材料進行創作(如:橡皮泥、剪刀、彩紙、糨糊、水彩筆等等)
課后評析:幼兒對于本節課的內容比較喜歡、感興趣,創作出的作品比較整潔、干凈、漂亮。不足之處,教師語言的表述還不夠嚴謹和規范,活動中對于個別幼兒的提問和回答沒有做到及時的引導,希望在以后的課堂上多注意,及時改正。
專家點評: 教師利用豐富的海底世界魚類視頻,豐富孩子的視野,運用簡單的線條與豐富的色彩來表現出各種形態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