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從吵架到團結只有一步的距離
就在這幾天,班級中兩個平時表現都非常棒的女孩之間出現了一個問題:吵架。她們坐在一個桌子旁,剛開始吵架是發生在早晨的區域游戲中,只要有一個人弄到了對方的玩具,另一個人就開始“罵人”,當然,孩子們的罵人只是一些覺得不太積極的話,而非大人之間的臟話。到后來,她們之間的矛盾開始升級,盡管一方沒有做錯事,也會有一搭沒一搭地說一句,這時,另外一方就開始不斷地向教師打小報告,這樣的事情持續了好幾天。
起初,我只是對兩個孩子進行對于“罵人”進行教育,對她們說罵人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學習對方比自己棒的地方,可是后來我發現她們聽過就忘,就連旁邊的小朋友也開始向我開始報告她們的“戰況”。
于是,我開始改變策略,由于這兩個幼兒都是屬于好勝心較強并且很努力的寶寶,我便開始讓她們一起關注其他組的幼兒都在干什么,特別引導她們觀察其他組孩子合作的情況,并且參觀他們的作品。兩個幼兒回到自己座位時,我便開始鼓勵她們進行合作,發揮她們各自的特長,并且在完成一項東西的時候讓其他幼兒來觀看,讓兩個女孩子互相表揚對方。這一方法持續幾天后,“吵架”明顯減少了,孩子們不像成人一樣,會把“吵架”一直放在心里,她們的單純與善良使得她們容易學習正面的東西。但是“不能罵人、不說臟話”的教育還需要不斷地開展,讓孩子知道這是一種極其禮貌的行為,并且學會自我約束與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