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羊媽媽為什么自己不帶鑰匙呢?
記得小時候曾聽過《狼和小羊》的故事,聽完故事大人總會告誡我們不要像小羊那樣上大灰狼的當險些送命。當我成為一名老師后,出于安全的考慮我也把這個故事講給了我的學生們聽。一位孩子聽了以后卻非常疑惑不解地問:“老師,小羊那么小,它們怎么知道大灰狼扮成媽媽呢?而且羊媽媽出門為什么自己老不帶鑰匙呢?”我聽了以后非常驚訝!的確,這個問題我們很多大人應該都沒有仔細想過吧?也是我們一些大人比較容易疏忽的問題。是啊,就像寓言《小吏烹魚》中賢相子產都會被合乎情理的假話所蒙蔽,更何況是幼小的兒童,社會和生活經驗都相對貧乏,他們又有什么能力識破像大灰狼那樣狡猾又善于偽裝的壞人呢?顯然將如此之大的風險全部轉嫁到年幼的孩子身上是非常的不公平!既然讓孩子擁有一雙“慧眼”是如此不易的事,那我們為什么不換個角度,就像孩子說得“羊媽媽自己怎么不帶鑰匙”呢? 那么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才能夠有效避免一些不應該發生的事呢?首先,我們要加強自身對孩子的責任意識。孩子是弱小的,我們要盡力保護他不被傷害,也必須是有權利和義務擔當起這個責任。其次, 重安全,從落實自身的細節著手。有了對孩子的責任心,我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良好素質做好孩子的榜樣。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孩子。我們要認真注重細節,把每一件簡單而平凡的小事做細,做到位,這也是我們要教導孩子時的關鍵。《狼和小羊》的故事中羊媽媽不論口里說的,心里想的其實都是要謹力維護好孩子的平安,但她就是忽略了自己本位責任的徹底性,沒有把危及小羊安全的可能性想細并做到位,才使狡猾的大灰狼有了可乘之機。“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陋習細小而漠然”。最后,要讓幼兒學會自我保護。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人們只想到怎樣保護他們的孩子,這是不夠的。應該教孩子怎樣保護自己,教他們經受命運的打擊。”孩子的一切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那么我們能為他們清除所有的危險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故事中大灰狼不可能一口氣把七只小羊吃掉,但就是沒有一只能想到自救或求助的方法。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和引導孩子如何更好地保護自我。如經常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像整理書包,整理抽屜等等;帶孩子到戶外多活動,豐富視眼,開拓思維,在活動中習得自我保護的方法等。 安全教育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加強安全教育關系到每個幼兒的健康成長,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平安,為了孩子的明天,我們把“鑰匙”都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