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不容小視的飲水問題
每天在幼兒入園時,總會有家長囑咐我們的老師:“劉老師,提醒我們家的孩子多喝水”,或者是囑咐孩子:“多喝水,別忘了”。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我們都要組織很多次集體飲水活動,但班里總有一部分幼兒的喝水情況不是很理想:有的孩子趁老師不注意直接不去喝,有的則應付式地喝一小口就放下,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們很著急,作為教師的我們同樣很著急。
通過學習“生活環節中幼兒的學習與發展”這一專題,結合班里孩子的喝水情況,我開始反思孩子不積極主動喝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孩子不了解為什么要喝水,不知道喝水的重要性,只是跟隨自己的心愿,喜歡就喝,不喜歡就不喝;
二、活動組織過于緊湊,沒有給孩子留下充足的時間去喝水。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在每項活動結束后,下一項活動開始前的這段過渡時間組織孩子去喝水,孩子較多,安排的時間過少,所以就出現了個別幼兒喝一口就放下的情況;
三、飲水區空間小,沒有做到有效組織,所以經常出現擁擠現象,相應地個別幼兒的飲水活動就受到了影響;
四、孩子對一日活動所需飲水量沒有明確的概念,對每次喝水所應達到的最小量也沒有明確概念,所以出現了個別幼兒喝水量過少這一現象的出現。
通過聆聽專家們的講座,我了解到了我們幼兒教師要使幼兒一日活動游戲化,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反思我們班的飲水活動,我認為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準備在一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幼兒了解喝水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每天要保持一定的喝水量,小朋友才會健康成長。
二、合理安排時間,有效組織孩子的飲水活動,可以采取男孩女孩分組喝或者各個小組輪流喝的方式,減少不必要的擁堵現象;把飲水區合理劃分為幾個部分,如等候區、接水區、喝水區,這樣孩子們推擠的現象就會相對減少。
三、把幼兒每日所需喝水量直觀地展現給孩子,如飲水桶的旁邊放個大杯子,讓幼兒獲得最直接的感知;也可以在墻面上張貼圖示,引導幼兒了解每次喝水的量應該是多少。
四、采用游戲的方式組織幼兒的飲水活動,如“快樂干杯”,“我會喝水”等,以此來調動幼兒喝水活動的興趣;或者是把水桶上面貼上有笑臉的小汽車,畫上小腳印,教幼兒說兒歌“小汽車,準備好。加滿油最重要。咕嘟咕嘟要喝完,比比誰最有力量”,讓幼兒扮演小汽車的形象來激發幼兒喝水的熱情。
飲水問題事關孩子們的健康,不容小視。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用我們的愛心、細心、耐心引導孩子,讓其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