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如何讓毛巾“脫險”
教育隨筆:如何讓毛巾“脫險”每天要給幼兒發兩次毛巾擦臉。用毛巾擦臉,再簡單不過了。的確,對于大人或大一點的孩子來說真是這樣,可對于3歲的托班幼兒來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于老師更不是毛巾一發就完事的工作。毛巾一到幼兒手中,情況就開始出現了。有的用手使勁地甩毛巾,越甩越起勁,一不小心就甩到旁邊小朋友的身上;有的拿毛巾擦椅子、鋼琴、黑板、墻壁、地上,哪臟擦哪,就是不擦自己的臉;有的把毛巾頂在頭上,弄得頭發濕濕的;還有的邊咬邊吸毛巾里的水。盆里的毛巾還沒發完,臟毛巾已經扔進來了,真是千姿百態,無奇不有。看到這種情況,我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幼兒毛巾應該怎么用,批評用得不對的幼兒。可是,一天天過去,不見起色。孩子們十分迷戀毛巾的游戲,這該怎么辦?
突然我腦中有了一個想法。這個想法還得益于同事。我帶幼兒散步時經常會看到一個班的幼兒在走廊里,每個人拿了一塊毛巾或手帕在玩。老師也沒有組織幼兒疊毛巾或折毛巾,幼兒就在那自由地玩。我當時還想這毛巾有啥用。現在聯想起來覺得這方法不錯。一方面滿足幼兒玩毛巾的需要,一方面又保持了擦臉毛巾的干凈。如果用干毛巾激勵幼兒擦臉,還可提高速度,可謂一舉多得,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