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讓幼兒喜歡幼兒園
一、入園焦慮是怎么回事
入園焦慮癥就是一個孩子進入新環境所產生的恐懼和不適應。孩子要單獨面對很多人很多事情,要學著與同伴分享玩具、食物和監護人,所以哭鬧是很正常的。孩子入園焦慮癥的表現分為3種:
第1種:孩子頭幾天哭鬧得最兇,他們屬于反應比較敏感的孩子,只要家長堅持送;
第2種:孩子一開始被幼兒園里豐富多彩的玩具所吸引,等新鮮勁過了反抗與焦慮也隨之而來了,但這類孩子一般不會反抗很激烈,時間也不會持續很長,因為從本質上說他們屬于比較開朗的類型;
第3種:他們可能從頭到尾都不會哭,但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一下子變得不愛笑不愛說話了,有些孩子甚至會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去咬人或是打人,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安靜下來,給他一個宣泄情感的渠道,然后再與他溝通,千萬不能一味地責怪他們。
三、新生入園正確對待孩子的哭鬧
幼兒園的新生入園遇到的最普遍的問題當然就是哭鬧了,這是令所有家長既心疼又無奈的問題,一般來說,新小朋友都會哭2個星期左右,當然也有適應能力特別好的孩子,只哭1到2天,甚至一天都不哭的也有。
孩子入園哭鬧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家長一定要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下面我就向您提出“三個不要”
1、千萬不要自己胡亂猜測孩子拒絕入園的種種原因。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負他了?是不是幼兒園的飯菜不合口?是不是老師不喜歡他?家長的擔心很正常,但一定要理智的對待。
2、千萬不能心太軟。有的孩子每天都在央求父母:今天我不去了好嗎?這時家長一定要態度堅決,今天逃一天課,明天逃半天課,這樣你在不自覺中就在延長那個本身應該只有2個星期的過程,得不償失。
3、千萬不要“粘粘糊糊”。有的家長送孩子入園時表現得太依依不舍,一會親一下,一會抱一抱,就是走了還在門口偷看半小時,這樣對孩子的情緒其實非常不利,使老師的安慰穩定工作失效。
五、如何幫助寶寶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每學期開學,新生入園往往會哭鬧,長則一個月短則半個月、一個星期,其基本表現為:依戀親人,哭鬧不愿來園,情緒低落等。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分離焦慮。通過觀察,分離焦慮有三個階段: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為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親人)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分離焦慮給幼兒園老師、家長都帶來了一定的工作壓力及煩惱。
一般幼兒在他們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的最初階段,都會有上述表現,這是正常的。在老師的關懷和同伴的玩耍中,過一般時間后,幼兒就能克服分離焦慮,適應新的集體環境和生活。但是如果幼兒長期處于分離焦慮狀態,不能適應新環境,不僅會影響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還會給幼兒的心理成長帶來嚴重的損害。
那么,怎樣幫助幼兒克服焦慮呢?教師和家長必須共同關注這個問題。
教師會從這樣幾方面來做:
1、做好家長工作
1)進行家訪。在新生未入園前進行家訪,了解、熟悉幼兒的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教師有的放矢地對幼兒實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