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美術活動可以這樣做——“機器人上崗”活動心得
我所提出的目標不是一個活動的即時目標,而是一個需要經過逐步推進過程才能實現的目標;這個目標的落點也不完全在提高幼兒藝術表現能力,還包含著激發幼兒對機器人關注和了解的興趣,并通過以下i個時段逐漸達成。
第一時段:拼拼搭搭機器人
材料:i.各種發條機器人玩具。
2.圖形積木塊、百變積塑。
方法:
1.嘗試讓發條機器人活動起來,觀察外形,了解它們的功能。
2.用圖形積木塊拼搭平面機器人、百變積塑拼搭立體機器人。
觀察記錄:
幼兒雖然喜歡機器人,但卻少有接觸經驗,所以我不忙著教幼兒馬上去畫機器人,而是首先為幼兒挑選了一些形態不同的發條機器人。每個幼兒一看到這些機器人玩具都感到新奇,立刻操作起來。有的玩過發條玩具,很熟練地轉動發條,讓機器人活動;有的雖然生疏,也很樂于反復嘗試。不一會兒,他們就在一起玩起了看哪個機器人走得快、走得時間長、先走到終點等游戲。
在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以后,我又提供了百變積塑和圖形積木塊,讓幼兒進行拼搭:百變積塑只有四種類型的積塑塊,僅用十塊以內的積塑就能拼搭出一般物體的造型,比較方便幼兒把握。在第一次投放時,我拼搭了一個簡單、一個稍復雜的機器人模型,以便幼兒借鑒。個別幼兒有拼搭樂高玩具的經驗,一下子就依樣搭出了復雜機器人模型,這可急壞了其他同伴,誰也不愿就此罷手,特別是一些喜愛機器人的男孩,執意挑選復雜的機器人,做了數次不成功仍然執著地拼搭,直到做成才罷手,還要求帶回去看個究竟。
女孩子就不那么起勁。例如晨晨,開始她不怎么喜歡,看見好多小朋友都搭成了機器人以后,就選擇拼搭一臺電話機,然后在電話機上添加了一個頭部,結果電話機變成接聽電話機器人。她的無心插柳卻使同伴們大受啟發,紛紛熱衷于制作有功能的機器人,例如:吸塵機器人、溜冰教練機器人……遠遠超過我那雖然外表形似但無創新內容的作品。幼兒也在邊拼搭邊議論的過程中,漸漸領會了機器人可以替代人的工作,減輕人的負擔或危險性的道理。
用圖形積木塊拼搭出來的機器人,雖然只是平面造型,但仍然是幼兒的最愛。在參加完其他活動區以后,基本上都來到這里。他們并不滿足用圖形積木塊拼成機器人簡單的基本部分,而在乎結構上比積塑更為復雜的突出功能,例如:不斷重疊圖形片表現的零件,顯現多處多方位活動的開關等。
第二時段:機器人修理廠
材料:1.記導筆、園點粘貼紙。
2.畫有各種不完整機器人的畫紙。
方法:任選一張畫有不完整機器人的畫紙,按照畫面圖像補充添畫成完整的圖像,再用圓點粘貼紙粘貼在表示活動的部位。
觀察記錄:
經過第一時段的活動,幼兒對機器人的作用也有了較多的新認識,積累了許多直接經驗,但是這些機器人在造型上還比較單調,于是我找來了許多機器人的造型圖,做成不完整機器人的畫紙,啟發幼兒試著“修理”。畫紙上的提示給了幼兒諸多啟發,他們邊對照邊添畫,畫面上出現的許多形態各異的機器人,使幼兒體會到機器人與人的基本部分相仿,可是每個部分都可以變形,又一次豐富了幼兒的印象,給了幼兒無限想象的機會。
最初,一些年齡稍大的幼兒在使用圓點粘貼紙時,立即沿用了前一時段表現功能的經驗,將粘貼紙替代螺絲,貼在表示可以活動的鏈接部位,年齡較小的幼兒開始只關注那些貼紙閃閃發光,多用于裝飾,但在將大孩子的作品比照機器人玩具后,他們也有所領會,逐漸仿效起來,而且保存了自己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