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我愿變個小小孩
陶行知先生說過:“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逼鋵嵤窃谡f我們要從孩子的角度與立場來解讀孩子,理解孩子。雖然我做幼兒教師已經(jīng)十多年了,因為沒有完全“變個小孩子”,以致很多次差點成為陶先生筆下的“糊涂先生”。 還記得上學(xué)期,班級里有一些女孩很榮幸被選中排練早操,有攝影師專門來拍攝,還要制作成光盤在檔案室留存。我每天一早就領(lǐng)著這幾個孩子排練,雖然只有半個多小時,可回來時,就好像離開了許久似的,就算早晨來的早的孩子已經(jīng)和我打過招呼了,他們還會和我再招呼一次。他們惦記著我呢。 一次,我們練完操回來,大家都在吃點心。活動室里鬧哄哄的,我強(qiáng)調(diào)了一下吃點心時的規(guī)則,請大家坐在座位上安靜地吃。規(guī)則剛剛重申,小a就離開了自己的座位,跑向了點心桶。我以為他又拿著點心亂跑了,就對著他的背影大聲地阻止并批評了他。還告訴他小班的小朋友吃點心時都不跑位子了。我承認(rèn)當(dāng)時我連珠炮似的說了許多。小a沒有爭辯,他從點心桶里拿起一份點心猶疑不決地轉(zhuǎn)過身來,向我舉起。端坐一旁安靜吃點心的小b大聲說:“老師,小a是給你拿點心呢!”…… 我……我該說什么呢?看著孩子那張因為被批評而無所適從的小臉,我…… 我想起小a曾不止一次地問我:“老師,你為什么不吃點心?”一句問話藏著孩子的關(guān)切、透著孩子的機(jī)靈,而我卻從來沒有給他一個明確的答復(fù)。今天,看著滿頭是汗的老師,為她取一回點心錯了嗎?難道因為愛老師違反一次規(guī)則就要被批評嗎? 看來小b更了解朱小a。我對孩子如此不了解,如果在師范,怕是畢不了業(yè)的。 我趕緊過去,向小a表達(dá)謝意。其實,我該對他說對不起。 接過小a的點心我并沒有吃,我要去洗手,要做別的事情。正在拖廁所的時候,小a竟拿著一片餅干遞到我的嘴邊,這次我吃了那片餅干,并說了聲“謝謝!”他這才歡快而滿足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讀著《陶行知名篇》,這幕情景不知不覺從眼前浮起。如果說那天我做對了什么的話,那就是:我最終成全了一個孩子對老師的關(guān)愛。 與孩子們朝夕相處的過程中,又有多少次這樣的關(guān)愛被忽略了呀! 今天,我驚出一身冷汗,不想做糊涂先生,而愿變個小小孩,也許很難,但我會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