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小浩浩笑了
新學(xué)期開學(xué),我們小班轉(zhuǎn)來一個小男孩兒,我們都叫他小浩浩。小浩浩性格內(nèi)向,不愛說話,不和小朋友一起玩,也不聽老師的招呼。來園三天了,老愛獨自坐在一邊發(fā)呆,不叫他還好,一叫他就哭,沒見他笑過。
這種表現(xiàn)的背后有怎樣的需要呢?我慢慢接近他、親近他、了解他。先是在門口迎接,他一到,我就對著家長說:“小浩浩可乖了,我都想他了。” “我喜歡小浩浩,小浩浩也喜歡我,是嗎?”我故意看著小浩浩的眼睛說。開始他看我一眼就低下頭不理我。這樣又過了幾天,小浩浩開始和我對視了,他純潔的眼神里也有一絲暖意,我知道小浩浩開始接納我了。
后來組織幼兒活動時,我有意和他一組。有一次玩兒分組投球,我說:“你看兩人一組,正好我和你一組,咱倆得一起完成這個任務(wù),你不幫我可完不成喲。”他看看我,點點頭。我趕緊把小筐端好,讓他往小筐里扔小球。他慢慢拿起小球扔到小筐里。我故意離他很近,讓他成功扔進(jìn)小筐,給他成功的感覺和自信。我夸張地表揚了他:“你真能干,一下就扔準(zhǔn)了,好,再來一個。”他又扔了一個,趁熱打鐵讓他一連扔進(jìn)十個球。我又請他端著小筐讓我投球。就這樣我們第一次合作算是成功。但他還是面無表情,沒有笑。又一次玩積木,我說:“小浩浩,今天玩積木,要建大橋,光咱倆一組不行了,要完成任務(wù)還得加兩個小朋友,咱四個人一組好不好?”他好像聽懂了,和我對視了一眼,點點頭,這次點了兩下呢!我輕輕地、溫柔地把他領(lǐng)到小桌子前坐下,和那兩個小朋友一起玩積木。我們四個人合作,選積木、插橋洞、搭天橋……大約十幾分鐘我們的大橋就建成了。那兩個小朋友們拍著手高興得又跳又笑,小浩浩還是不笑,但不再是發(fā)呆的眼神了。兩只大眼睛忽閃著看著我們的大橋,用小手還輕輕地摸摸。我想:這小家伙心中那塊“冰”快被融化了。
再后來不知從哪天開始,他不再獨自坐一邊了,而是和小朋友在一起了,也參與老師組織的集體活動了。有一天我又分組玩積木,這回是自由拼插,讓小朋友在眾多積木中自由找、自由拼插喜歡的圖案。15分鐘后,小朋友們的“作品”大多都出來了,有長短不一的槍、各種各樣的車、高樓、火箭……小朋友們都舉起自己的“作品”炫耀,我邊看邊表揚著每一位小朋友,而小浩浩沒有舉起他的“作品”,我一看他的“作品”,也確實沒什么好說的,就是小方積木插起的一根筷子般長的棍子。我心想:這是什么呢,一點創(chuàng)意都沒有。轉(zhuǎn)念一想:他自己動手玩了,這就是進(jìn)步。我輕輕問問他:“嗯,你插得很特別,這是什么呢?能告訴我嗎?我好想知道呀?”可能是我和他的“親近”起作用了,也可能是我一直乞求渴望的眼神打動了他,小浩浩看了我好大一會兒才慢慢說:“奶奶——拿著——走路。”我聽了愣了一下,忽然想起小浩浩他媽媽說過,因為他奶奶摔傷了腿,所以才轉(zhuǎn)到我們幼兒園,離姥姥家近,讓姥姥接送。于是我故作驚喜地說:“噢,原來小浩浩這是給奶奶插的拐杖呀!真好,上面再插個柄就更好用了。”小浩浩真的又在積木堆里找啊找,找到了一個小長條積木,插在那“棍兒”上面還真像個彎柄。我拿起小浩浩的“作品”向全班小朋友展示:“這個拐杖多好看呀,小浩浩的奶奶一定很喜歡。小浩浩是一個關(guān)心奶奶、疼愛奶奶的好孩子,咱們鼓勵鼓勵他,給他加加油!”全班的小朋友一邊拍起小手,一邊喊著“小浩浩真棒!”小浩浩看看小朋友們,又看看我,那雙大眼睛閃著興奮的亮光,不好意思地咧開了小嘴。我激動得抱住他:“小浩浩,你終于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