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膠水沒了
孩子們情緒高昂地圍在一起,正用自己親手制作的花朵和綠葉布置著班級。這時,濤濤急切地喊到:“老師,我們沒有膠水了。”我只好請王阿姨去領一瓶膠水。等候的時候,南南又喊起來:“老師,你快看啊,文文真惡心。”大家圍過去,只見文文一手拿著綠葉,一手沾著自己的鼻涕往綠葉的背面涂抹,再粘到紙上。他抬起頭,得意地說:“我的辦法不錯吧。”小朋友們都嚷起來,“好什么啊,多惡心呀!” 看著他這一系列動作,雖然我也覺得有點惡心,卻沒有批評他,而是說:“你們說,膠水沒有時,還可以用什么來代替呢?”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起來:“可以用糨糊,糨糊特別黏。”“可以用大米飯,昨天我沒注意坐到有飯粒的椅子上,飯粒粘在褲子上,摳了半天都不掉。”“還可以用面條……”我夸獎了每一位發(fā)言的孩子。即使他說的不一定正確。但他思考了。 我和孩子們一起找來了他們說的物品,隨后,孩子們又開始發(fā)表意見了:“老師,糨糊太黏了,一涂就多,弄得到處都是,臟極了。”“老師,飯粒太硬了,不好粘。”“老師,面條黏糊糊的,我們弄得滿手都是。”最后,孩子們終于把花朵和綠葉都粘貼好了。看著這幅特別的作品,孩子們臉上都洋溢著一種成功的滿足和喜悅,畢竟,這是大家動腦、動手、共同合作的結果。 我在想,孩子們在嘗試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不恰當?shù)姆椒ǎ牵@些不恰當?shù)姆椒▍s會讓孩子們有許多新發(fā)現(xiàn)、新體會。對孩子來說,嘗試過程本身的價值要源源超過嘗試的結果。而在日常活動和游戲中。我們給孩子自己去思考、表達、實踐、嘗試的機會太少了,而孩子的想象力是無邊的,我們?yōu)槭裁床荒芏嘟o他們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