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
對策:
1.所以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不應有太多的獎勵,多的應該是多用教師的微笑或者是家長的一個肯定的眼神,多是鼓勵方面的。比如在幼兒園里:教師不一定每次都要對幼兒進行獎勵,有時走過去摸一摸幼兒,親親幼兒,都是一個很好的鼓勵。在家里也是一樣的:家長用一些語言來鼓勵幼兒,而不是給幼兒買一些物質上的東西。
2.用圖表的方式來紀錄幼兒的生活習慣,這是個很好的提議。根據幼兒的每天生活變化,用圖表來加強幼兒的積極性。
二、幼兒園和家庭共同合作,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反思
利用各種方法,幫助家長解決實際操作中的困難
1.班級里設立“小問號”信箱
教師要全面觀察班里的每位孩子的一言一行,做好觀察記錄,特別是一些不良習慣的孩子,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園的情況,讓家長了解孩子的不良習慣,在家要多注意這方面教育,教師可把記錄放在“小問號”信箱,家長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不良習慣放進“信箱”里,讓老師在園配合教育。
反思:“小問號”的信箱,家長不太可能及時地向教師了解情況。有些家長上班太忙,不愿意動筆寫下幼兒的情況,這樣教師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幼兒在家的生活習慣培養。有時候教師在信箱里寫好了東西,家長也有可能忘記。
對策:教師可以利用每個班級的小黑板提醒家長看信箱,這樣家長來接幼兒時就不會忘記了。家長也可以口頭上和教師進行交談,就算再忙的家長也可以。
2.《家園聯系冊》的利用
教師可把孩子在園的不良習慣寫在本子上,讓家長了解孩子在近階段在園的表現,及時配合教育。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有時是在模仿中形成的,因此,可以在家園聯系冊中讓家長在爸爸媽媽的話中寫寫孩子在家近階段的表現。
反思:《家園聯系冊》不能第一時間地了解,有些家長可能會拖很久才寫。
對策:教師可以規定一星期交一次,可以在星期一拿給家長,再提醒家長星期五的時候務必帶來,教師好進行交換聯系。
3.家訪
家訪是家園共育的直達車,教師可以針對孩子近階段出現的不良習慣進行家訪,在家中了解孩子形成這種不良習慣的原因。例如:孩子在午睡時常扒著睡或者是不睡,教師可把這個事實告訴家長,讓家長在家也要觀察孩子的睡眠姿勢,向家長宣傳不良睡眠姿勢造成的不良后果,讓家長配合糾正,共同改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反思:有些家長是不太同意教師進行家訪的,挺反感的,這樣教師就會碰壁。
對策:教師要耐心地對家長事先進行講解,再進行家訪。或者打電話和家長溝通。
我在研究這個課題的時候,做了一個問卷調查:《關于小班幼兒生活習慣培養的做法與反思的問卷》,上面大部分家長都不太重視幼兒的生活習慣方面,但是有些家長還是比較重視的,他們認為在幼兒期就應該培養,以免以后再來培養會很麻煩的。關于家長怎么樣培養幼兒的生活習慣,我也有一個調查,他們有些是對幼兒講解,有些是家長怎么做,幼兒便怎么做,有些是利用故事對幼兒講解的,他們的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我發現家長對于幼兒的教育有了更科學的認識,他們越來越重視低年齡幼兒的生活習慣的培養。同時,家長們也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強,有一個良好的文明習慣的環境及家長們的榜樣作用,會默默地影響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