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怎樣使膽怯的孩子開朗
開學一個多星期了,小班的小朋友已慢慢融入集體的生活,和小朋友接觸的過程中,才發覺從書本上看到的東西是那么的蒼白,好多東西都是要靠實際生活中經驗的積累,因為我們班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潑大方,能主動表現自己的欲望,見到陌生人能主動打招呼,聽見音樂就會翩翩起舞;但有的孩子一個人玩的時候很活躍,見到老師走過來或生人的時候就不響了,變得很膽怯,這種性格的形成,個人覺得是缺少外界鍛煉的機會,缺乏勇氣的表現,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會影響幼兒的一生。如果遇到膽怯的幼兒,作為一名老師就要主動和幼兒溝通,這點很重要。
但是作為一名老師,怎樣和孩子溝通呢?
首先:幼兒與老師之間的地位一定要平等。老師首先應該是孩子的朋友,和小朋友說話的時候一定要蹲下來,視平線和孩子保持一致,這樣孩子在心理上會感到安全、放松。孩子會覺得拉近了你我之間的距離,老師也好進行下一步工作。
其次:可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游戲,老師和孩子一起玩,讓孩子在游戲中拉近師生關系,使孩子對老師不再感到陌生和膽怯。
最后,可以抓住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充滿自信的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很細微的事都要對其進行贊美,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都要進行表揚,使他們更加有自信、勇敢的邁出第一步。
所以,個人覺得要做一個好老師,首先就要做孩子的朋友,愿意傾聽孩子的心聲,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