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奧爾夫音樂活動中打擊樂活動對幼兒音樂發展的作用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節奏感有了一定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除了語言譜、圖形譜之外,我們又設計了動作譜和節奏譜。通過各種圖譜來幫助幼兒記憶演奏方案,同時在不同的圖譜中,幼兒的各種能力得到了發展。圖譜可以從完全逐步向簡化發展。通過節奏樂活動,幼兒對音樂作品的段、句的感受會越來越敏感。這對于幼兒演奏是的手感也是有益的。
到了中班階段,二聲部朗誦、二聲部歌唱等各種聲部活動也可以緊緊跟上,使幼兒逐步對不同聲部所形成的不同音響效果逐步敏感。一定要有意識地在節奏樂活動中培養幼兒的“音樂耳朵”。另外節奏樂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常規要求也要逐步豐富。如:有指揮表演、管理小樂器、收取小樂器、同伴聲部間的合作等等。這些都是使節奏樂活動順利開展的保證。
(三)、大班階段:在積累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嘗試指揮,如即興表演、即興創編演奏方案等等。
到了大班,幼兒對節奏樂活動的喜愛已不是因為小樂器好玩了,更多的是對節奏樂所形成的那豐富多變的音響效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班節奏樂活動我們力求培養幼兒有一種創造多變的能力。在變化中體驗音樂的美妙,使幼兒對音樂產生更濃更深的興趣。例如:在歌曲活動中,把熟悉旋律、看指揮和即興表演作為一種表現方法。期間幼兒的演奏能力、聲部即興合作能力、與指揮的配合能力大大的提高了。在小、中班的積累的基礎上,嘗試即興創編演奏方案。在創編中讓幼兒從局部到整體,從模仿創編到獨立創編。
二、幼兒打擊樂活動與幼兒音樂興趣的培養
打擊樂活動是離不開節奏的,節奏是體驗音樂美感的重要來源,它充滿生命、蘊含著情感意義,決不僅僅是一種教學關系。因此對幼兒節奏樂活動與幼兒音樂興趣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打擊樂器本身對幼兒有著很強的吸引力
不同的打擊樂器有著不同的外形和音響效果。幼兒最初對打擊樂產生興趣來源于對打擊樂本身的興趣。有趣的外觀造型,尤其是打擊樂器奇特的音響效果深深地吸引著孩子。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們拿著小樂器叮叮當當地敲著,盡管由于方法不對音響效果不好,可幼兒卻十分投入,十分地滿足。
每一種打擊樂器都有著不同的演奏方法。由于主要是使用大肌肉動作,因此與其他樂器相比,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幼兒是容易掌握的。由于打擊樂器本身的特點,使得幼兒一旦接觸到小樂器就會被深深吸引,由此幼兒對打擊樂活動有了最初的興趣。當然這種興趣還是比較具體和外在的,是比較低級的。但應該看到,這是幼兒打擊樂活動的開始。
(二)、幼兒打擊樂活動提高幼兒的音樂感知能力
我們知道節奏是構成音樂的基本骨骼,要了解音樂、聽懂音樂,必須從節奏入手,而且節奏比音高更容易被幼兒接受。節奏來源于生活,節奏比音高來得具體和實在,一定要避免機戒單調地教節奏,這樣會造成幼兒反感。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盡可能讓節奏具體化。把節奏與生活中的動作劃上等號,產生聯想。例如:生活中的走步是四分節奏,跑步是八分節奏,打哈欠是全音符節奏等等。讓幼兒在具體的動作中感受每種音符的時值,掌握由此構成的多種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