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孩子需要我們的賞識
如果大人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能使孩子創造奇跡。確實,賞識是激發孩子興趣最好的營養劑。 愛玩球是小孩子的天性,小時候,皮球經常是被他們當做足球來踢。讀小小班的時候,我開始教當當練拍球。因為動作不太協調,沒拍幾下,球就不聽使喚,滾出去了,試了幾次后,當當就不愿意練習了:“拍球太難了,我不想學了!”于是,我讓當當擺好姿勢“兩腳分開,和肩膀一樣寬,腰彎下一點點,右手好像拿著一個大蘋果一樣,有一個弧度。拍球的時候,球到哪里,手也要跟到哪里。”我還握著孩子的手,一起拍皮球,讓孩子感受皮球彈跳的軌跡和節奏。動作要領說說簡單,但是練習起來,還是很難,沒有什么進步。當當仍對拍球不感興趣,甚至有點抵觸。但是,我還是豎起大拇指表揚當當:“你以前不會拍,今天可以拍上五個了,有進步啦!”于是,我開始和當當比賽拍球,我把自己的水平降低到孩子的水平相當,和孩子一起練習。有時候,我故意輸給當當:“你看,媽媽比你大,但是拍的比你少哦!你再練練,會越來越棒的!” 表揚和鼓勵能讓孩子體驗到成就感,增強自信心,激勵上進心,這樣取得進步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慢慢地,當當可以拍上三、四十個了。我突然想到:平時學生考試成績優異的時候,我總會發個小獎狀,鼓勵他們,孩子都喜歡這樣的獎勵。于是,我跟當當約定:當你拍球有進步的時候,媽媽就寫一張小獎狀送給你。當當一聽,更來勁了,每次拍完就問:媽媽,我挑戰成功了嗎?小獎狀的力量真的很神奇,當當拍球真的一次比一次有進步,40、57、76……有時候還可以連續拍200多個!望著墻上的小獎狀,當當很有成就感,這可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 孩子學每一種本領都是從零開始,就像學拍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我們不能太過于心急,更不能說一些打擊孩子自尊心的話,比如:你怎么這么笨啊?你怎么還不會啊?那樣孩子有可能會一看見球就心里發慌,就不想拍。心里有了障礙,學起來就更麻煩了。拍不好的時候,家長的鼓勵非常重要,只要能夠拍好 1個,就應該肯定他的進步。我們家長應該細心捕捉孩子的進步、賞識孩子的優點,讓孩子更自信、更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