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愛告狀的孩子
——接納孩子、尊重孩子
語言課上,我正在和孩子們一起欣賞有趣的繪本故事,大家聽得正精彩處,突然冒出一個聲音:“老師,老師……”抬頭一看,是聰聰在叫我。為了不影響其他小朋友上課,我舉手給了他一個噤聲的手勢,想讓他過會兒再跟我說,可是他還是不停地喊著“老師,老師”我只能無奈地停下來,問他:“你有什么事嗎?”“圖圖在剝前面小朋友椅子上的學號。”“好的,我知道了。”我告誡了一下圖圖后繼續講起了故事,還沒翻兩頁,又聽見聰聰喊起來:“老師、老師……”“又怎么了?”我只能無奈地停下來。“軒軒在玩妞妞的衣服。”哎~~好好的一節課就被聰聰不時的告狀聲給打斷了。而聰聰也沒聽到多少,就顧著關心哪個孩子開小差了。
第二個活動是區域游戲,聰聰還是那個老毛病,時不時地過來告狀:“老師,他們小超市里的東西放得很亂很亂,我跟他們說都不聽。”“老師,他們把小吃店的東西帶到娃娃家去了。”“老師老師,楠楠她們在搶玩具。”40分鐘內只見他跑進跑出好多回,時不時地聽到他的大嗓門,結果自己都沒玩到什么。而小朋友們也很生氣,都嚷嚷著,你老告訴老師,我們不要跟你玩了。
吃飯前我帶著孩子唱歌,他又嚷起來:“老師老師,吉吉他不唱。”這一次我沒有再附和他的話去提醒沒唱歌的吉吉,而是冷靜地對聰聰說:“聰聰,你提醒別人是好的,但是你這樣會影響大家唱歌。”
吃完飯后我把聰聰叫到了跟前:“聰聰,你是個愛幫助老師的好孩子,老師也知道你想讓小朋友都改掉缺點,但是你跟老師說這些事情的時候要注意時間,不然會影響小朋友們上課的。有事你可以下課悄悄地告訴我,可以嗎?”聰聰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其實告狀是幼兒園這個年齡階段孩子很常見的一種現象,在我們大人看來可能有點像多管閑事,但對孩子來說卻不是這樣。聰聰是一個活潑、開朗、善于與人交往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他很希望受到老師、同伴的認可,為了讓人關注,受人承認,所以他會經常借由告狀來尋求老師對他的關愛和認同,想要提高自己在教師心目中的地位。因此,老師要公平地對待每個孩子,并引導幼兒正確表現自己。第二個原因是在幼兒階段,兒童的道德認識進一步發展,他們對是非、善惡行為準則和社會道德規范有了認識。特別是中班幼兒他們能掌握一定的行為規范,善于觀察關心周圍的幼兒易向老師告狀,希望老師能糾正同伴的錯誤行為。聰聰在跟老師告狀的同時還潛藏著一個目的,即借此向老師表明自己已經記住老師的話了。所以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接納孩子的這一行為,當“告狀”是完全正當的時候,我們就應該主持正義,批評教育被“告狀”的幼兒,以樹立一種明確的是非觀念,但是我們也應該引導幼兒共同商討解決的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幼兒的告狀都是些很小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味出面解決,不利于幼兒獨立處理問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要教給孩子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給他們解決問題的機會。
針對聰聰的問題,我采用了以下措施:
1.告訴孩子要先學會管理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