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洗澡
1、 請動物,進浴室,用符號為小動物造型。
先沖熱水(繪畫頭),接著洗身體(繪畫身體),依次進行,直至造型完畢。
2、 抹肥皂,變成泡沫娃。
鼓勵幼兒選2種顏色畫泡沫,為小動物變樣。
3、清水淋浴,擦身體,變成香香寶貝。
過渡:那么多的泡泡娃多可愛呀,多好玩呀。
提問:小動物變成泡泡娃后,最后要做什么了?
小結:快快打開水龍頭,清水里去沖一沖,干毛巾擦一擦,變成香香寶貝。
a.教師示范:淋浴,擦身體。
兒歌:刷刷刷,刷刷刷,清水里,沖一沖,爽啊爽啊,真開心。
嚓嚓擦,嚓嚓嚓,干毛巾,擦一擦,香呀香呀,人人愛。
b.幼兒操作
指導:幼兒用刷子蘸水,為小動物沖洗肥皂,并用干毛巾擦干身體,體驗洗澡的快樂。
四、觀賞分享,《洗澡真快樂》
1、 播放音樂,幼兒隨《我要洗澡》的樂曲,表達、感受洗澡的快樂過程。
設計說明:
《洗澡》這一活動內容的選擇,來自于幼兒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根據孩子們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形式多元化的洗澡活動。其中美術活動《洗澡》,就是試想通過給小動物洗澡的故事情境創設,讓孩子們運用已有的圖像符號大膽地表現各種動物的明顯特征,將生活中洗澡的經驗進行遷移,體驗自己給小動物洗澡的快樂,激勵他們能勇于、樂于、善于把生活中的美好留在紙上,更能留在他們的心中,積累愉悅的情感體驗。
一、創設生動形象的語言情境,讓幼兒體驗過程的快樂,激勵幼兒“敢”畫
鼓勵是用語言或文字等激發幼兒的情緒,鼓勵能給予幼兒一種肯定一種信心,使他們在創造過程中有一種協同感,能不斷產生創造行為的力量。因此,在活動中,創造一個對幼兒的大膽創作給與支持、鼓勵的語言環境對于幼兒邁出畫畫的第一步極為重要。
1、運用趣味形象生動的語言,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
小班幼兒在繪畫過程中,不會邊觀察邊畫,往往急于求成,畫出的作品往往粗糙、散亂,有的孩子則表現得無從下手,有畏難情緒。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盡可能地運用形象性的語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幫助幼兒掌握繪畫要領,使其大膽地作畫,比如小動物洗澡抹上肥皂,變成泡泡娃時,我是這樣說的,“頭上抹抹,身上抹抹,變出了好多的白色的泡泡。泡泡飛呀飛,上面飛一串,下面飛一串,大泡泡,小泡泡,飛呀飛,飛滿屋。孩子們邊念邊畫,很快地在不知不覺中,一個泡泡娃畫好了。又如在給小動物淋浴時,我配上兒歌“刷刷刷,刷刷刷,清水里,沖一沖,爽啊!爽啊!真開心。擦身體時,配上兒歌“嚓嚓擦,嚓嚓嚓,干毛巾,擦一擦,香呀!香呀!人人愛。形象性的語言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愉快,使孩子們在無拘無束的情況下繪畫,效果更好。教師那優美、富有創意、童趣的語言對幼兒來說是一種美的享受,更是一根點燃創造的激勵棒,是創造融入幼兒行為的媒介,是創造不斷優化的階梯。
二、創設身臨其境的生活化情境,再現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激勵幼兒“樂”畫
小班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轉移,創設讓孩子身臨其境的情景,會使幼兒感到倍感親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欲望,激勵他們敢于動手畫。
首先,老師對幼兒作畫的畫紙,進行了精心地制作,用線條編制的方法,真實體現了浴室鋪有地磚場景,讓幼兒請來動物洗澡時,不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又給整個畫面增添了美感。將幼兒的作品,放置同一空間,使形與形,色與色巧妙組合,融為一體,給幼兒以整體的美感,展現出一副小動物歡快洗澡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