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可愛的動物體操》
設計思路:
剛入園兩個月的小班幼兒,在生活中特別喜歡模仿小動物可愛、笨拙的樣子,一次韻律活動中,孩子對“藍色跳跳兔”的表演特別感興趣,紛紛模仿,在隨后與幼兒的交談中我發現,孩子對小鴨、螃蟹、青蛙、大象這些動物的形象還是有一點了解的,基于幼兒的原有經驗,興趣及需求,我決定支持他們繼續模仿這四種動物的主要特征并用動作表現出來!
因此,活動設計就從游戲“猜猜我是誰”開始,教師以游戲者的身份,帶著好奇的心態和孩子一起觀察畫面,并去發現畫面中隱藏的信息,在發現了小動物以后讓孩子先去嘗試他們分別會以什么樣的姿態被我們請出來。然后再以動畫的形式呈現給孩子,讓孩子模仿表現。通過模仿動物來鍛煉孩子走、跑、跳、爬的基本動作模式,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強化上下肢體的肌力和耐力!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走、跑、跳、爬等基本動作模式來模仿動物的動作形態;
2、通過游戲提高幼兒的觀察力,認識動物獨特的動作特征。
活動準備:
小鴨、青蛙、螃蟹、小象等動物的圖片及出場背景音樂,視頻課件。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發興趣!
1、出示森林背景的畫面,師:今天天氣這么好,讓我們到草地活動一下吧!
隨音樂“你好”出場,和同伴互相打招呼,小跑步、彎彎腰等
2、關鍵問題:森林里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想和我們一起運動的?
他們會以什么樣的動作出來和我們一起運動?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主要是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同時也作為健康活動中的熱身運動]
二、玩游戲:找一找
[設計意圖:在森林背景下,草叢里、樹干后,石頭旁,池塘里分別藏著小鴨、灰象、螃蟹、青蛙,游戲“找一找”需要幼兒仔細觀察后發現小鴨的“扁嘴巴”;灰象的“長鼻子”;螃蟹的“大鉗子”和青蛙的“兩條后腿”,在發現的過程中滿足孩子自我探索的欲望]
1、通過觀察發現小動物的特征。誰和我們小朋友們在捉謎藏了?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他們會說出藏著的動物特征,今天就讓我們請他們一起來做動物體操吧。
2、視頻出示畫面,同時插入音頻:每一個小動物的出場都配上一段符合他走路速度的音樂。
小鴨——屁股翹翹,左右搖擺著出來
在音樂中,讓幼兒探索,模仿小鴨走路的姿勢,師用語言提示“屁股翹翹左右擺”,并請模仿得比較像的孩子單獨表演。
大螃蟹——鉗子咔嚓咔嚓一張一合橫著走出來
在音樂中,讓幼兒探索,模仿大螃蟹走路的姿勢,師用語言提示“鉗子咔嚓橫著走”,并請模仿得比較像的孩子單獨表演。
小青蛙——蹲著,雙手撐地,腿兒彎彎用力跳出來。
在音樂中,讓幼兒探索,模仿小青蛙走路的姿勢,師用語言提示“腿兒彎彎用力跳”,并請模仿得比較像的孩子單獨表演。
大灰象——彎腰,兩手交叉,伸直雙臂像長鼻子甩呀甩的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