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黃藍》教學設計(精選3篇)
《紅黃藍》教學設計 篇1
第八單元 旋轉紅黃藍
單元概述:
本單元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大風車”作為引題,贊美孩子們多彩的生活,為二年級“音樂和我們的生活”添上一個多彩的句號。通過歌曲《大風車》、集體舞“風車舞”、“露一手”、“精彩回放”、“我設計的獎章”等活動,鼓勵孩子們更加大膽、自信地表現(xiàn)自己。讓每個孩子都有參與表現(xiàn)的機會,用甜美的歌喉唱出心中的喜悅,用優(yōu)美的舞姿展現(xiàn)這幸福的童年生活,讓孩子們你盡情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獲得美的享受,從而更加熱愛音樂,熱愛生活。
單元主題目標:
1、在學習和展示中盡情展現(xiàn)童年生活的幸福,享受音樂的快樂,更加熱愛音樂,熱愛生活。
2、能用輕巧、純真的聲音整齊地唱出歌曲《大風車》天真、歡快的感情,抒發(fā)孩子們愛知識、愛學習、愛科學的情懷。
3、和小朋友們一起按圖形跳集體舞“風車舞”,能隨音樂開始和結束,并能進行創(chuàng)編。
4、能自制道具,如小動物頭飾、風車、獎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集體舞、化裝音樂會等活動中,在展示和交流中將自己的藝術特長、學習成果和創(chuàng)造才能表現(xiàn)出來,并能積極地進行自評與互評。
課時安排:3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1、唱《大風車》
二、教材分析: 《大風車》是中央電視臺少兒節(jié)目《大風車》的主題歌,歌詞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情緒熱烈歡快,頗具動感和號召力。
三、學情分析:讓學生盡情地交流盡情地唱,充分體會歌曲的內(nèi)涵及其豐富的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
四、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大風車》。
2、發(fā)揮集體合作精神,創(chuàng)遍《風車舞》。
五、教學重點:
體會歌曲活潑愉快的情緒,用歌聲表現(xiàn)伙伴們童年的歡樂情緒
六、教學難點:正確演唱切分音、八分休止,做到音斷而氣不斷。通過演唱感受切分音在塑造音樂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七、教學準備:鋼琴、cd、打擊樂器若干
教學過程:
一、 教學組織
二、律動導入
(1)教師帶領學生進教室,隨音樂節(jié)奏用自制風車做動作(律動音樂《大風車》)。
初步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師:顯示“大風車”標記。問:“你們知道這是哪個電視節(jié)目的標志嗎?”
生:“大風車!”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看《大風車》節(jié)目。”(播放《大風車》及主題歌《大風車》學生觀看一段大風車節(jié)目)
師:“《大風車》不僅節(jié)目精彩,歌也好聽。你們想和老師一起唱起來嗎?”
三、歌曲教學
(1)學唱歌曲(隨琴輕唱或默唱,培養(yǎng)學生的聽辨能力和自學能力)
(2)解決難點 χ χ χ (可讓學生默唱模唱一個樂句或一小節(jié))
(3)讓學生隨琴完整學唱歌曲(對于個別難唱的樂句采用分句模唱法)
(4)歌曲處理(學生討論:把小伙伴高興的心情唱出來)
師:小朋友,我們怎樣能把這首歌唱得更豐富一些?
生:加點朗誦,用“啦”來哼唱。
師:那我們來試試吧!
a:部分學生唱歌詞,一部分學生按旋律哼唱"啦"
b:部分學生唱歌詞,一部分學生按節(jié)奏朗誦風車轉的節(jié)奏
四、集體舞:風車舞
第1—4小節(jié):小朋友分四人一組,順時針繞圈轉(看哪組模仿風車比較像,四人以右手為中心搭在一起,小碎步轉)
第5—6小節(jié):四人面向中心,先向中心聚攏,再散開回到原位。
第7—8小節(jié):四人手搭肩膀,跑跳步。
第二段:1—6小節(jié)同上。 7—10小節(jié):兩腳原地跑跳步轉圈,雙臂自然抬起,擊掌三拍結束。
五、課堂小結
課時安排:5/23 二(3)
5/24 二(4)
教學后記:
讓學生們暢談聽歌時的心情,不僅用語言來傳達,更用眼神和表情來傳達自己聽歌時的心情,再次激起學生聆聽的興趣。之后的空手風車賽更將聆聽音樂推上了高潮,在感受音樂時,我更是不斷創(chuàng)設情境,注意用生動、形象而又不乏幽默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每一次的聆聽都有不同的收獲。學歌曲前,又巧妙地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學生想聽、想唱的欲望,引導學生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的朗讀歌詞——配樂讀歌詞——輕聲唱——縱聲唱——范唱,回答教師提問——歌曲感情處理——一領眾和——用動作和造型表現(xiàn)大風車,層次清楚、熱情洋溢、妙趣橫生,孩子們在反復聆聽、學唱中,不斷感受美、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提高了自身的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1、律動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化裝舞會”這一音樂活動,讓學生一學期的學習成果得到展示。
2、能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
3、能聽辨不同拍子的舞曲,并能按照不同的拍子做出相應的動作,激發(fā)學生動作設計方面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鼓勵學生勇于參與這樣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之間友好合作的能力。
四、教學難點:學生能正確聽辨不同拍子的舞曲。
五、教學準備:自制各種面具、碟片
教學過程:
一、 教學組織
1、教師用生動、富有激情的語言導入活動。提醒學生注意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
二、面向學生交代活動規(guī)則
(1)讓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合適的樂曲,自由上臺舞蹈,為每個學生提供表演舞臺。
(2)采用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法,評價學生的舞蹈是否符合樂曲的情緒風格。
三、進行化裝舞會
(1)例:師播放樂曲《杜鵑圓舞曲》,師先帶上頭飾,領先起舞,學生自愿參與。
評價:師:請生說說本首樂曲的風格及節(jié)拍。(優(yōu)美地,3/4)
學生對表演者進行評價,所做動作是否符合3/4拍等等。
(2)例:師播放樂曲《我家小院嘴巴多》(學生能說出樂曲曲名)學生模仿樂曲中各種動物(雞、鵝、貓、豬)的動作。
評價:學生評一評哪些同學模仿的小動物神志、動作最可愛,師給予獎勵(五角星)
(3)例:師播放樂曲《士兵進行曲》
教師先讓學生會議進行曲的風格(節(jié)奏鮮明,雄壯有力),學生進行表演。(同時可伴有吹哨x — | x — | x x | x 0 :||)朗讀(一、二、三、四)或(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四、評價
教師對活動作總結性評價。
集體舞:大家來跳《圓圈舞》。
五、課堂小結
課時安排:5/25 二(3)
5/27 二(4)
第三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本單元檢測
二、教學目標:
1、能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
2、在音樂活動中,一學期的學習成果得到展示與檢驗,藝術評價能力有所提高。
三、教學重點:鼓勵學生勇于參與這樣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之間友好合作的能力,樹立良好的競爭意識。
四、教學難點:組織學生進行相互評價
五、教學準備:打擊樂器,生自制頭飾
教學過程:
一、 教學組織
1、教師用生動、富有激情的語言導入活動。提醒學生注意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
二、將學生分成若干組,交代活動規(guī)則。
我想?yún)⒓樱?/p>
(1)采用輪流的方法,盡量為每個學生提供表演舞臺(生可選擇獨自表演或與同學合作表演)
(2)采用小組討論后集中評價,讓每個學生暢所欲言,也可采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式。
2、你唱我歌(檢測學生對歌曲的掌握程度)
教師播放歌曲伴奏帶,請個人或小組演唱,(能說出歌曲的曲名)
采用小組討論后集中評價,獎品——小朋友自己設計的獎章,送給自己認為最出色的小朋友。
3、第一輪:舞藝展示(檢測學生舞蹈創(chuàng)編能力)
學生選擇舞曲,并進行表演(采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法,教師把自己設計的獎章送給最出色的個人或小組)
4、第二輪:合作創(chuàng)造(檢測學生在打擊樂器的演奏及合作創(chuàng)造方面的能力)
(1)提示學生“暑假快到了”,以此為主題,讓學生用打擊樂器合作營造出愉快、輕松的氛圍。
(2)分小組創(chuàng)編。
(3)小組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編成果。
5、評價
教師對活動動作總結性評價,評價以鼓勵性語言為主。
三、課堂小結
課時安排:5/30 二(3)
5/31 二(4)
期末復習及考核:
6/6 二(3) 6/7 二(4)
6/8 二(3) 6/10二(4)
6/13二(3) 6/14二(4)
6/15二(3) 6/17二(4)
《紅黃藍》教學設計 篇2
第八單元 旋轉紅黃藍
設計意圖:
“大風車,吱悠悠地轉。轉出天空一片藍,轉出太陽金燦燦。我們的生活多精彩,歡樂的歌聲隨風傳”。本單元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大風車”作為引題,贊美孩子們多彩的生活,為二年級“音樂和我們的生活”,添上一個多彩的句號。通過歌曲《大風車》、集體舞、“露一手”、“精彩回放”、“我設計的獎章”等活動,鼓勵孩子們更加大膽、自信地表現(xiàn)自己。讓每個孩子都有參與表現(xiàn)的機會,用甜美的歌喉唱出心中的喜悅,用優(yōu)美的舞姿展現(xiàn)這幸福的童年生活,讓孩子們盡情享受音樂帶來的歡樂,獲得美的享受,從而更加熱愛音樂,熱愛生活。
單元目標:
學生能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大風車》;能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通過“化裝舞會”這一音樂活動,讓學生一學期的學習成果得到展示,使他們的藝術評價能力有所提高。
單元重點:
體會歌曲《大風車》活潑愉快的情緒,用歌聲表現(xiàn)伙伴們童年的歡樂情緒;鼓勵學生勇于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之間友好合作的能力;樹立良好的競爭意識。
單元難點:
能正確演唱切分音、八分休止,做到音斷而氣不斷。通過演唱感受切分音在塑造音樂形象中所起的作用;能正確聽辨不同拍子的舞曲;并能準確地進行相互評價。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內(nèi)容:
1、唱《大風車》
2、動《風車舞》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大風車》。
2、發(fā)揮集體合作精神,創(chuàng)遍《風車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歌曲活潑愉快的情緒,用歌聲表現(xiàn)伙伴們童年的歡樂情緒。
難點:正確演唱切分音、八分休止,做到音斷而氣不斷。通過演唱感受切分音在塑造音樂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教學過程:
1、律動導入
(1)教師帶領學生進教室,隨音樂節(jié)奏用自制風車做動作(律動音樂《大風車》)。初步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師:顯示“大風車”標記。問:“你們知道這是哪個電視節(jié)目的標志嗎?” 生:“大風車!”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看《大風車》節(jié)目。”(播放《大風車》及主題歌《大風車》學生觀看一段大風車節(jié)目)
師:“《大風車》不僅節(jié)目精彩,歌也好聽。你們想和老師一起唱起來嗎?”
2、歌曲教學
(1)學唱歌曲(隨琴輕唱或默唱,培養(yǎng)學生的聽辨能力和自學能力)
(2)解決難點 χ χ χ (可讓學生默唱模唱一個樂句或一小節(jié))
(3)讓學生隨琴完整學唱歌曲(對于個別難唱的樂句采用分句模唱法)
(4)歌曲處理(學生討論:把小伙伴高興的心情唱出來)
師:小朋友,我們怎樣能把這首歌唱得更豐富一些?
生:加點朗誦,用“啦”來哼唱。
師:那我們來試試吧!
a:部分學生唱歌詞,一部分學生按旋律哼唱"啦"
b:部分學生唱歌詞,一部分學生按節(jié)奏朗誦風車轉的節(jié)奏
3、集體舞:風車舞
第1—4小節(jié):小朋友分四人一組,順時針繞圈轉(看哪組模仿風車比較像,四人以右手為中心搭在一起,小碎步轉)
第5—6小節(jié):四人面向中心,先向中心聚攏,再散開回到原位。
第7—8小節(jié):四人手搭肩膀,跑跳步。
第二段:1—6小節(jié)同上。 7—10小節(jié):兩腳原地跑跳步轉圈,雙臂自然抬起,擊掌三拍結束。
第二教時
教學內(nèi)容:
露一手:化裝音樂晚會。
教學目標:
1、通過“化裝舞會”這一音樂活動,讓學生一學期的學習成果得到展示。
2、能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
3、能聽辨不同拍子的舞曲,并能按照不同的拍子做出相應的動作,激發(fā)學生動作設計方面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鼓勵學生勇于參與這樣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之間友好合作的能力。
難點:學生能正確聽辨不同拍子的舞曲。
教學準備:
自制各種面具、碟片。
教學過程:
1、教師用生動、富有激情的語言導入活動。提醒學生注意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
2、面向學生交代活動規(guī)則。
(1) 讓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合適的樂曲,自由上臺舞蹈,為每個學生提供表演舞臺。
(2) 采用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法,評價學生的舞蹈是否符合樂曲的情緒風格。
3、進行化裝舞會
(1)例:師播放樂曲《杜鵑圓舞曲》,師先帶上頭飾,領先起舞,學生自愿參與。
評價:師:請生說說本首樂曲的風格及節(jié)拍。(優(yōu)美地,3/4)
學生對表演者進行評價,所做動作是否符合3/4拍等等。
(2)例:師播放樂曲《我家小院嘴巴多》(學生能說出樂曲曲名)學生模仿樂曲中各種動物(雞、鵝、貓、豬)的動作。
評價:學生評一評哪些同學模仿的小動物神氣、動作最可愛,師給予獎勵(五角星)
(3)例:師播放樂曲《士兵進行曲》
教師先讓學生回答進行曲的風格(節(jié)奏鮮明,雄壯有力),學生進行表演。(同時可伴有吹哨x — | x — | x x | x 0 :||)朗讀(一、二、三、四)或(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4、評價
教師對活動作總結性評價。
集體舞:大家來跳《圓圈舞》。
第三教時
教學內(nèi)容:
精彩回放
教學目標:
1、能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
2、在音樂活動中,一學期的學習成果得到展示與檢驗,藝術評價能力有所提高。
教材分析:
這是學期結束的一個綜合性音樂競賽活動,相當于期末測試,所有用來檢測學生歌唱能力、音樂高手與鑒賞能力的曲目都是本學期的學習內(nèi)容。
重點難點:
重點:鼓勵學生勇于參與這樣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之間友好合作的能力,樹立良好的競爭意識。
難點:組織學生進行相互評價。
課前準備:
打擊樂器,生自制頭飾
教學過程:
1、教師用生動、富有激情的語言導入活動。提醒學生注意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
將學生分成若干組,交代活動規(guī)則:
(1)采用輪流的方法,盡量為每個學生提供表演舞臺(生可選擇獨自表演或與同學合作表演)
(2)采用小組討論后集中評價,讓每個學生暢所欲言,也可采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式。
2、第一輪:你唱我歌(檢測學生對歌曲的掌握程度)
教師播放歌曲伴奏帶,請個人或小組演唱,(能說出歌曲的曲名)
采用小組討論后集中評價,獎品——小朋友自己設計的獎章,送給自己認為最出色的小朋友。
3、第二輪:舞藝展示(檢測學生舞蹈創(chuàng)編能力)
學生選擇舞曲,并進行表演(采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法,教師把自己設計的獎章送給最出色的個人或小組)
4、第三輪:合作創(chuàng)造(檢測學生在打擊樂器的演奏及合作創(chuàng)造方面的能力)
(1)提示學生“暑假快到了”,以此為主題,讓學生用打擊樂器合作營造出愉快、輕松的氛圍。
(2)分小組創(chuàng)編。
(3)小組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編成果。
5、評價
教師對活動動作總結性評價,評價以鼓勵性語言為主。
上課時間:5/30 二(1)
5/31 二(2)
教學反思:
《大風車》教學反思
《大風車》這首歌是中央電視臺少兒節(jié)目《大風車》的主題歌,由喬羽作詞,徐沛東作曲。歌詞通俗易懂,富有童趣,旋律為五聲性音調,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情緒熱烈歡快,頗具動感和號召力,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
在教學難度不大的前提下,我將教學重點放在同學情感的調動上。為了調動同學的情感因素,我做了精心的設計:
第一,課堂自始至終沉溺在生活中、情景中、活動中。上課伊始,我就創(chuàng)設了“坐音樂火車去旅游”這一教學情境,并讓同學在《開火車》的音樂伴奏下進行簡單的律動。同學的熱情一下子被點燃了,課堂氣氛顯得特別活躍。又如在導入新課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播放了一段《大風車》的片頭動畫,然后進行提問:“咦?現(xiàn)在正在播放什么節(jié)目?《大風車》里都有哪些節(jié)目?”通過看、聽、說的方式調動了同學的情緒,激發(fā)了同學學唱歌曲的熱情。再如,在新歌教學之后,為了將歌曲的情緒表示得更完美,也為了將同學的情感充沛地調動起來,我引導同學運用器樂、舞蹈、聲勢等多種形式參與到歌曲的扮演之中,讓同學在學習和展示中盡情展現(xiàn)童年生活的幸福,享受音樂學習的快樂。
第二,在游戲中學習節(jié)奏,在無痕中化解教學難點。這首歌曲同學學習熱情較高,但八分休止符和切分節(jié)奏的掌握是一大難點。為了防止枯燥乏味、機械式地反復教唱。我將這一難點創(chuàng)設在了同學喜愛的活動“開火車”的環(huán)節(jié)之中,讓同學在游戲的同時,不知不覺掌握了它們的要領,從而為新歌教學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此時,同學們不光是在扮演,更是在感受音樂、體驗生活。歌曲的另一個難點是兩段歌詞不同結尾的演唱。在教學時,我注重讓同學盡情地交流、盡情地演唱,充沛體會歌曲的內(nèi)涵和其豐富的表示力,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通過學習,他們認識到了用輕巧、純潔的聲音能唱出歌曲天真歡快的感情,而這優(yōu)美的曲調和歌曲內(nèi)容就像磁石一樣深深吸引著同學。通過這種教學,協(xié)助同學樹立正確的音樂審美觀,主動、自覺地接受音樂審美教育,順利地捕獲、判斷、處置、接受音樂美的信息,讓同學明白:生活中處處有音樂,音樂隨同人們終身,從而提高同學的音樂素養(yǎng)。
《紅黃藍》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1、認識三原色并能按標記分類。
2、結合日常生活進行三原色的區(qū)分。
3、對色彩感興趣,能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礦泉水瓶三個、三原色顏料、幻燈片、娃娃圖片、三原色即時貼。
活動過程:
一、以“魔法游戲”引出三原色。
-------這是三瓶沒有顏色的礦泉水。請你們仔細看看我念完咒語后會有什么變化?
二、認識并區(qū)分三原色。
1、幼兒辨別瓶子中紅、黃、藍三種顏色。
-------第一瓶水變成了什么顏色?第二瓶水變成了什么顏色?第三瓶水變成了什么顏色?
2、通過幻燈片讓幼兒區(qū)分生活中的三原色。
------紅色寶寶藏在了哪里?它藏在了蘋果里,所以蘋果是紅色的。它還藏在了哪里?
3、幼兒尋找尋找周圍事物的三原色。
-----看看你們周圍的什么地方還藏有這三個顏色寶寶?
三、按顏色標記進行分類。
1、請貼有同樣顏色標記的幼兒相互擁抱。
-----有這么多顏色寶寶在一起,誰是紅色寶寶請舉手。
2、請幼兒按照自己的顏色標記找到相應顏色的椅子。
-----顏色寶寶要回家休息了,紅色寶寶的家應該在哪里?
3、請幼兒用三原色給“娃娃”裝飾衣服。
----你想讓什么顏色寶寶藏在娃娃的衣服里?
四、傾聽《顏色歌》自然結束。
-------顏色寶寶喜歡捉迷藏還喜歡唱歌。好聽的《顏色歌》送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