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活動教案8篇:代代相傳
2.大拇指只有兩節(jié),卻占所有手部功能的一半以上,它長在其他四指的另一側,有合掌功能,可以和另四指形成拮抗作用。舉凡抓、握、捏、夾等動作,大拇指都起著主要作用。沒有大拇指,拿筆、拿筷子、穿衣、開鎖以及穿針引線都會發(fā)生困難。猩猩、猴子等靈長類動物的手指都長在同一側,只能做抓、握等簡單動作,不能完成精細動作。因此,大拇指特殊結構的形成在人類進化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沒有大拇指的特殊功能,人的手部動作將和靈長類動物一樣沒有區(qū)別。
小班社會教案:毛毛找朋友
活動名稱:毛毛找朋友
活動目標:
1、在找找、摸摸過程中,發(fā)現生活中有毛的物品,感受它們給生活帶來的方便。
2、樂意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1、毛絨玩具熊一只。
2、有毛物品:毛筆、牙刷、毛圍巾、毛衣、拖鞋、刷子、踺子、毛巾、毛球等。
3、非毛制品:布手套、絲巾、皮球、皮鞋、圓珠筆等。
4、音樂碟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小熊--毛毛
t:看看這是誰呀?(小熊)
t:小熊的身上都是什么呀(邊說邊撫摸玩具熊身上的毛)?(皮、毛)
因為小熊的身上長著許多的毛,所以它的名字叫毛毛,快和他打打招呼(重復:它叫什么呀?可以怎么和它打招呼?)。(毛毛好,你好,早上好……)
二、找找周圍有毛物品
1、毛毛今天是來找朋友的,它喜歡和它一樣身上有毛毛的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t:(走到后面的桌子旁邊慢慢掀開桌布并整理,同時向幼兒介紹)桌子上有這么多的東西,趕快來找找哪個是毛毛喜歡的朋友呀?
觀察要點:
1)、避免幼兒的爭搶
2)、觀察幼兒找的物品,為什么要找它來做毛毛的朋友呢?
2、互相介紹找到的是什么?有什么用?(幼兒找到物品后站在桌子旁邊互相交流)
t:看看、摸摸你的朋友找到了什么呀?
3、請幼兒上來介紹找到的朋友是什么?有什么用?
t:毛毛都等不及啦,寶貝們快過來讓毛毛看看你們都找到那些朋友啦?
t:毛毛會喜歡你找的朋友嗎?哦,原來你找到的毛毛手套可以戴在它的手上幫它取暖,快點上來送給它吧!記得告訴毛毛你送給它的是什么好朋友,有什么用哦!(毛毛好高興啊,謝謝你!)(帽子可以戴在頭上,毛毛的腦袋就不冷了;毛毛最喜歡畫畫了,快把你的毛筆送給它吧……)
挑戰(zhàn):哦我也給毛毛找到一個好朋友,毛毛我送你一個小皮球,我們一起拍皮球玩咯!(觀察幼兒反應,若幼兒說,這個不是毛毛要找的朋友就問為什么呀?引導幼兒說出這不是毛毛的;若幼兒沒有發(fā)現則裝作毛毛不理我,不收禮物,問問幼兒,怎么毛毛不要我的禮物呢?)
小結: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么多有毛的東西,它們都有不同的作用。
三、比較不同,知道毛的不同作用也不同。
1、出示軟毛刷和奶瓶刷進行比較
t:(出示奶瓶刷)這是什么呀?它有什么用處?
t:(出示軟毛刷)這又是什么呀?它有什么用呢?
t:毛毛覺得這個軟軟毛的刷子好漂亮啊,它想用這個來刷它的奶瓶刷行不行啊?
小結:原來軟軟的毛和硬硬的毛有不一樣的本領,它們都是毛毛的好朋友。
四、找找身上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