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教案——蝴蝶找花
師;現在蝴蝶都找到了朋友,我們一起來告訴小明"幾只蝴蝶找幾朵花做朋友。”(教師引導幼兒說出:一只蝴蝶找一朵花做朋友......五只蝴蝶找五朵花做朋友)
師:做游戲的時間到了,我們一起和小明說再見。
二.小組操作活動
1.第一組第二組:蝴蝶找花
師;先請小朋友看看每張卡片有幾朵花,然后按從少到多的順序把卡片插在分類盒的格子中,插好后看卡片上有幾朵花?會有幾只蝴蝶飛來找她做朋友,然后一邊找出相應數量的小塑料蝴蝶放入格子里,一邊說幾只蝴蝶找幾朵花做朋友?
2.第三組;分花片找點卡。
師;先把盒子里的花片都拿出來放在桌上,把相同的放在一起。想一想,應該誰放在最前面的格子里,誰放在后面的格子里。放好后再找點卡,送給花片。
活動反思:對幼兒園的小班孩子來說,由于年齡偏小,不能保持長久的注意力,對于枯燥的數學更愛不起來。如果教師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或者能將數學問題巧妙的“設計”到“生活情境”中,以此來組織數學教學活動的話,既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同時又能幫助幼兒積累探究經驗,避免數學學習的機械化。因此,在活動中,我已帶小朋友去《小明家看花》這一生活化的情景貫穿整個集體活動部分,借助讓幼兒看小明家有幾盆花開?每一盆畫中有幾朵小花?蝴蝶飛來找朋友等環節。將本次教學活動的教學重點悄然融入其中。同時,我還注意小組操作中游戲的多樣性、層次性,把原本枯燥的簡單重復的點數練習和數的匹配因游戲變得生動有趣。把幼兒思維活動的定向訓練轉變為多向性、變通性,讓小朋友學的輕松,愉快。因此,在本次活動中大多數幼兒有參與活動的愿望和操作興趣。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能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實物說出點數,能按1-5實物來匹配相應點數的物體并能講述自己的操作結果。但也有個別幼兒會操作但還不會用語言來講述自己的操作結果,這需要我們教師在以后的活動中加以引導,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