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活動:京劇臉譜
活動背景:
《我是中國人》的主題活動要求:幼兒能夠對我國的民間藝術產生興趣,知道京劇是我們中國的一種民間戲曲藝術,并常識進行探索,因此,我們把收集來的一些京劇臉譜投放到我們班的表演區內,幼兒對京劇臉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滿足幼兒的需要,增強他們關心、熱愛中國京劇臉譜藝術的情感,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我們設計并開展了這次集體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 根據京劇臉譜的對稱性的藝術特點,嘗試用夸張的手法設計出自己喜愛的京劇臉譜。
2、 欣賞京劇,感受京劇的奇妙,知道京劇是中國的國粹,為中國驕傲。
活動準備:
vcd京劇片段 京劇臉譜實物若干 記號筆 橢圓形美工紙若干張 蠟筆
橡皮筋若干條 音樂<小戲迷>錄音磁帶(幼兒聽唱過,并可以進行簡單表演)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京劇嗎?誰知道京劇是什么?(中國京劇是一種戲曲,是一種民間藝術,是一種由舞蹈、音樂、美術等綜合而成的舞臺表演藝術)
二、欣賞京劇片段
1. 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個京劇片段,希望你們來觀察一下,京劇里面的人物都有一些什么特點?他們的面部都有什么特點?
2. 播放京劇vcr欣賞京劇
3. 回憶交流
——他們的臉上都圖上了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的還帶上了臉譜
——教師:你們知道臉譜的顏色表示什么意義嗎?(黑色—公正、脾氣暴躁—張飛,白色—狡猾—曹操,紅色—威武—關公,藍色和綠色—勇猛—竇爾頓,花色—機智—孫猴……
——教師邊介紹邊把準備好的京劇臉譜實物展示出來
總結:京劇臉譜有各種各樣的顏色,而且每一種顏色都代表了人的一種形象,一種性格,一種表情。
三、 制作京劇臉譜
1.教師: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這些臉譜,它們在設計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幼兒:鼻子的左邊和右邊一樣(對稱性)
幼兒:五官和我們真人的五官大小和形狀不一樣(夸張性)
2.設計臉譜
教師:你們想不想也來設計一張臉譜?(愿意)希望你們也能用這種夸張的手法設計出自己喜歡的臉譜來,并用蠟筆表現出你想表現的性格(把蠟筆睡下涂上薄薄的一層即可)提示幼兒用不同的顏色
教師指導語:以鼻子為中心用記號筆勾線,畫出臉譜圖案的輪廓線
3.教師協助幼兒把設計好的臉譜用橡皮筋穿起來
四、音樂表演
1. 交流
教師:你使用的是哪一種顏色,他的動作和神態是什么樣子的?如何表現?
2. 跟著音樂<小戲迷>進行表演
教師和幼兒一起戴著制作好的臉譜邊唱邊進行表演
反思: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如何了解京劇臉譜首先就是感受京劇。所以我給幼兒播放了京劇的vcr。雖然幼兒不理解里面唱的具體內容,但是能從中感受京劇的曲調節奏。然后接受白臉是什么樣的性格。黑臉是什么樣的性格。讓整個活動環節過渡流暢。幼兒也不會感覺枯燥,反而興趣很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