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反思:京劇臉譜(精選2篇)
課后反思:京劇臉譜 篇1
今天的美術活動,我們要畫“京劇臉譜”,小朋友們對京劇臉譜知道的甚少,盡管在音樂活動“說唱臉譜”中已經有過一點點接觸。所以我在美術活動之前做了鋪墊,將京劇人物的圖片先讓小朋友欣賞一下,京劇臉譜夸張的臉部裝飾線條,鮮艷強烈的色彩感,就深深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孩子在第一時間就反應出自己對臉譜的好奇:“啊,好可怕呀。像妖怪一樣。”“好難看啊,這是什么臉啊?”順著小朋友的好奇心,我做了簡單地介紹:臉譜的顏色不同,代表的意義也不同,紅色表示這個人很耿直,黑臉表示這個非常嚴肅,白臉表示這個人很奸詐,藍臉表示這個人剛正,紫色表示這個人很有正義感……做了簡單的介紹,小朋友對范畫上的這幾個臉譜也有了一點點了解。
畫臉譜的重點就是讓孩子們掌握臉譜的對稱性和夸張性的特點,我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臉譜來畫,體驗了一個自主性。
接下來就要讓小朋友開始畫臉譜了。在畫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問題。
1. 小朋友在畫時左右兩邊不對稱。
2. 涂顏色時不夠均勻。由于臉譜大塊的色塊比較多,我提醒孩子在打好輪廓之后,涂色時要細致,均勻地涂,左右邊圖形的顏色要一樣。
3. 個別兩三個小朋友畫的是自己的臉,而非京劇臉譜。
4. 很多小朋友一節活動沒畫完,利用離園活動時間才完成。
我反思了一下,在課前豐富知識的時間用得太多,這個環節可布置為課前作
業,事先讓小朋友和家長共同去搜集關于臉譜的相關的知識,然后在課上的時候說一說自己了解到的關于臉譜的知道,時間的浪費的現象會少。
作為我國國粹的京劇不僅唱腔優美,獨特夸張的臉譜也有其特殊的文化藝術背景,通過本次活動,相信小朋友對京劇臉譜也有了簡單的認識。
課后反思:京劇臉譜 篇2
京劇是我國特有的藝術,是國粹,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為了讓小朋友初步了解京劇、臉譜,感受中國人了不起,并且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所以今天帶小朋友們進行了一節音樂欣賞活動——《京劇臉譜》。 在此次教學活動中,我采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使整堂課充滿趣味性和創造性。首先我通過課件向幼兒介紹京劇臉譜的譜式,顏色與人物性格的關系,讓幼兒了解臉譜是中國京劇中的一種面部化妝方式,使學生對京劇臉譜產生興趣。在設計思路方面我從介紹京劇引入教學,緊接著使學生充分欣賞、體驗京劇韻味的歌曲。 通過欣賞《京劇臉譜》,讓幼兒了解中國國粹與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從而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藝術的興趣,進而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活動進行時,整堂課氣氛活躍,幼兒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討論,部分幼兒積極舉手回答說:“老師我在梅溪公園看到過這樣的臉譜。”同時另一方面加深對音樂課的情感體驗,促進幼兒進一步感知音樂的內涵中表現自我,創造自我。 在此次欣賞活動當中,也存在不足之處。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該更多的展開思考,爭取更全面更完善的備課方式,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