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活動:五只猴子來排隊
設計思路:選材思考: 數學中的排序對中班孩子來說,是枯燥且挑戰思維的一種數活動,如果能與孩子喜歡的情景游戲結合起來,就能引發孩子積極的興趣。《五只猴子來排隊》是動物園主題下的一個關于按照猴子的不同特征進行序列排隊的活動。猴子是動物界中常見的動物,孩子們對猴子也較熟悉,即使主題剛開始但對于猴子的認知也是有一定經驗的,設計這個活動旨在提高幼兒觀察能力,促進孩子邏輯思維,并對猴子產生更深厚的興趣。
環節設計:
第一個環節情景導入,用走進動物園的方法讓幼兒觀察五只不同特征的猴子,用兒歌式的語言小結猴子們的特征,為下面排隊做準備。
第二個大環節是幼兒操作老師梳理提升,主要有二次探索,在這兩次探索中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理由自主安排其中一只猴子排第一個。我們預設,孩子們會從最高或最矮的猴子排第一個,因為這是最符合他們的生活經驗的,如果有其他理由產生不同的思維碰撞是最好不過了。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孩子用語言表述清楚序列的變化,有利于孩子梳理自身經驗。
第三個環節讓幼兒扮演猴子,做做猴子的動作,既可以回歸情景中,同時也舒緩了幼兒的身心,也隱藏了挑戰,對整個活動的節奏起到了緩沖的作用。
活動目標:
1、 嘗試按照猴子的某一特征(高矮,胖瘦等)進行序列排序,樂意用語言表述序列的變化。
2、 喜歡猴子的調皮可愛。
重點:按照猴子的某一特征(高矮,胖瘦等)進行排序
難點:嘗試按照不同的特征多方法地排序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幼兒人手五只不同特征的猴子(個子高矮,胖瘦,尾巴長短)、教師教具一份、表征圖示三份
2)經驗準備:看過《動物世界》中關于猴子的錄像
活動過程:
一、動物園里的猴子(環節意圖:觀察猴子的主要特征,喜歡猴子的調皮可愛)
關鍵提問:
導入:天氣真好,我們出發去動物園逛逛吧
1、 看到了誰呀?(猴子)
2、 這是猴館的小舞臺,今天猴子們要排練踩高蹺的節目,看看有幾只猴子?
3、 它們一樣嗎?哪些地方不一樣?
小結:五只猴子有不同的特點,高矮不同,胖瘦不同,尾巴長短也不同。
4、一起來學學小猴子的調皮可愛吧。
過渡語:馴猴師說你們這一列隊伍一點都不整齊,只有練好了整齊的隊伍才能排節目。可是五只猴子都搶著說,我來排第一個!馴獸師說,這樣吧每只猴子都有機會排第一個。
二、五只猴子來排隊(環節意圖:通過幼兒做馴獸師的情景游戲嘗試按照不同特征進行有序排隊,梳理出不同的方法,發展幼兒邏輯思維)
一)第一次探索:
要求:請你選擇一只猴子來做排頭兵,想一想是按照猴子的什么特點來這樣排隊的。
1)幼兒操作,老師觀察指導
注意引導幼兒從有標志的地方開始排隊。
2)分享交流:
關鍵提問:
l (預設)這兩條隊伍有什么不一樣?它們是按照猴子的哪一個特征來排隊的?
l (預設追問)同樣是最矮(高)的猴子排第一個,那么哪條隊伍是符合馴猴師的要求的呢?(大家一起調整有可能會排錯的序列)
預設小結:最矮(高)的猴子排第一個,后面的一個比一個高(矮),最后一個最高(矮)。
3)老師梳理,幼兒學著用語言表述。
過渡語:還有三只猴子也想排第一個,你覺得可以怎么排?
二)第二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