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父母工作調查》活動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社會領域中提出:增強幼兒的自尊、自信,培養幼兒關心、友好的態度和行為,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樂于接受任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家鄉、愛祖國。 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認知發展水平,我選擇了這節親情感受活動課。
【活動目標】
1、了解父母的工作,萌發熱愛父母工作的情感。
2、讓幼兒理解父母的辛勞,促進幼兒與父母的情感溝通。
3、讓幼兒了解社會上的各行各業。
【教學重點、難點】
1、幼兒的統計與調查準備工作。
2、幼兒對父母工作的理解與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彩筆、圖畫紙、彩紙、剪刀、廢舊物品。
2、爸爸媽媽的照片各一張,能代表父母工作成果的物品(榮譽證書、獎章、書籍、成果照片等)。
3、聽爸爸媽媽講講自己的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績,條件允許讓幼兒到爸爸媽媽工作地方去看一看他們的工作情況。
【活動過程】
1、先以某幼兒父母的照片為例,讓幼兒講一講爸爸媽媽的長相特征,再找幾個小朋友描述自己的父母長相。
2、啟發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干什么工作的,怎樣工作的。
3、讓幼兒夸一夸自己的爸爸媽媽。老師請拿來代表父母工作成果的物品的幼兒講一講父母取得的成果。
4、教師讓小朋友討論,如果社會上沒有像爸爸媽媽這樣的人去工作,會怎么樣呢?父母的職業能給大家帶來哪些好處?
5、教師啟發孩子將來想要做什么職業,給社會帶來哪些好處。
6、教師:你們的父母真是太棒了,相信每個小朋友都非常愛自己的爸爸媽媽,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爸爸媽媽表達你們的喜愛與尊敬吧。
7、教師提供相應材料,幼兒分組把父母的照片進行裝飾、制作,然后貼到《父母的職業》統計表上。
8、鼓勵孩子在家長修理物品時,在一旁遞工具,觀察幫助父母;也可以到家具店去觀察工人組裝家具的過程。
9、看《幼兒用書》第22頁,幼兒和教師一起對父母所從事的職業進行分類,并記錄到統計表上,看看班級幼兒父母職業有哪些,從事哪種工作的人多。
10、將父母照片及工作成果、《父母的職業》統計表布置到墻上。
11、鼓勵孩子在生活中進一步了解認識人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