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學會等待好處多
設計意圖:
“學會等待”注重培養幼兒的社會性行為,也是秩序感的一種體現。對于幼兒來說,學會等待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由于年齡的特點,幼兒不容易在一件事情上專注很長的時間,何況是無聊的等待。可是,在一日生活中,包括在幼兒園,在家,在外,等待又是必要的規則。在幼兒園,我們常說要減少幼兒的等待時間,但是由于“僧多粥少”的現象還存在,有些時候的等待還是必須的,而且學會等待也是遵守一定規則和秩序的必要條件,我們也應注重培養幼兒耐心等待的好習慣。
我們課題組成員結合生活實際,從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著手,從傾聽等待、排隊等待、合理安排等待時間三個方面設計了社會活動《學會等待好處多》。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讓幼兒了解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各種等待秩序以及這樣做的好處;
2.認識等待標記,引導幼兒尋找家庭及社會生活中需要等待的地方并粘貼;
3.培養幼兒安靜有序的等待習慣,增強文明意識。
活動準備:
卡通小鬧鐘、時鐘音樂、等待標志、情境圖,視頻
活動過程:
一、小鬧鐘導入活動,引發幼兒興趣
“叮鈴鈴……是誰在唱歌?”
(出示小鬧鐘)
呀!小鬧鐘來到了我們班,大家歡迎!
哎,小鬧鐘可是第一次來做客喲,小主人們——今天你們要好好表現表現,讓它喜歡上我們幼兒園哦!那我們帶著小鬧鐘一起前進吧!
音樂起(和我一起上緊發條,準備好。
滴答、滴答、小鬧鐘,真聽話,滴答滴答向前走。(師幼一起模仿鐘擺動作,邊說邊做)
二、了解一日活動中的等待
1.上課中的等待
音樂響起
“小朋友,看!小鬧鐘走到哪兒啦,現在是幾點鐘?”
“平時這個時間,我們在干嘛呀?”(上課)
(出示畫面)“對!那上課的時候,我們該注意些什么?”
幼a:坐端正
幼b:認真聽講
幼c:要舉手回答問題
引導幼兒說出:老師講課不插嘴,同伴發言耐心聽(老師講話的時候呢?同伴發言的時候呢?……)
小朋友想一想: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能學到很多知識和本領)
教師小結:傾聽是一種禮貌,學會傾聽更是等待的一種方式。小朋友在別人講話時,要養成安靜傾聽的好習慣!
對了!幼兒園,秩序多,
老師講話認真聽,
同伴發言我安靜,
會等待,會傾聽,
才能學到真本領。
2.午間時的等待
音樂起(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向前進)
“現在指針停在什么地方啦?”(11點)
“這個時間,我們在干嘛呢?”(看電視)
噢,廚房里的叔叔阿姨正在為我們準備飯菜,小朋友看會兒電視等待開飯呢!
開飯前,除了看電視,我們還干了些什么事情?
幼:(玩手指游戲、上廁所,洗手等)
那小便、洗手時候人多的話,我們該怎么辦?好,那我請幾個小朋友來示范一下。(幼兒示范)
“我是一個水龍頭,你們怎樣來洗手”!
(幼兒演示洗手時,要排隊輪流,后面的小朋友要學會等一等,不擁擠。)
教師總結:原來,排隊、輪流也是等待的一種方式!
幼兒園,秩序多
上廁所,洗小手,
人多的時候要等候,
不推不擠會輪流!
吃午飯、散步、午睡的這段時間,我們還有什么地方需要等待的呢?它們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好處呢?